12月29
孟凱
邀請合樸的夥伴們跟合樸與樹合苑的工作人員一起參訪屋頂菜園,我們同時安排到味榮味噌文化館參訪。中午用餐在屋頂農園的實踐者李建輝老師的餐廳。細節如下:
《 緣起》
都市農耕的屋頂農園一直是合樸想要投入實踐的領域,有機會認識了李建輝老師,感謝李老師願意安排參訪他在神岡鄉的屋頂農園與文心路上(火鍋店頂樓)的屋頂農園。
邀請對都市農耕有興趣的朋友,透過本次參訪來練習與實踐都市農耕的可能作法。

《 參訪內容 》
- 都市農耕:屋頂農園&魚菜共生&太陽能發電整合&堆肥&養雞…
- 味噌博物館:味噌文化;合樸資深志工許家豪(味榮副總)分享經營心得
- 午餐在檸檬香茅火鍋店,用餐完之後,一起到火鍋店的頂樓參訪屋頂菜園
- 下午到樹合苑,練習屋頂農園的設計與組裝。
《 費用 》
《 地點》
集合地點:味榮味噌博物館 1/3(日) 8:00
台中市豐原區三村里西勢路701號 許家豪副總 0987-267769
《 時間 》
1/3(日)8:00-16:30
《 時間安排 》
08:00-09:40 味榮味噌文化館 by 許家豪副總
10:00-11:30 屋頂菜園&魚菜共生 神岡屋頂農園導覽(久博企業 劉耀章董事長)by 李建輝老師
12:10-13:30 檸檬香茅火鍋店(午餐)
13:30-14:30 屋頂農園@檸檬香茅火鍋店 by 李建輝老師
15:00-16:30 屋頂農園的設計與施做 by 李建輝老師
《 FAQ 》
Q:屋頂農園參訪和味噌文化館的關係是?
A:因為地點與人與共同興趣。
地點上來說,味噌文化館與神岡鄉的屋頂農園只有五分鐘的車程。
人來說:味噌文化館屬於味榮食品,味榮食品的副總許家豪是合樸最資深的工作人員,三年前回到味榮食品。想要安排合樸夥伴們一起聽家豪分享他回去工作後的學習與經營心得。
共同興趣:家豪很想去認識離他們很近的屋頂農園。
Q:怎麼過去?
A:建議可以共乘,想要共乘者,可以7:15在樹合苑集合,報名時請告知謝宏明.
Q:聯絡人?
A:聯絡人:謝宏明 0933-501670 陳孟凱 0937-457843
Q:如何去集合地點:味榮食品?
A:味榮住址:台中市豐原區三村里西勢路701號
神岡屋頂農園住址:台中市神岡區大富路20巷45號

Q:如何去 午餐地點(屋頂農園)與停車
A:午餐地點:台中市文心路四段210之6號 04-22917578
停車地點:山西路(賓士汽車後方巷子口)

菜單:

工作心得
12月23
孟凱
編按:每月最後週六,來認識原住民朋友吧!2015年末,[原民之夜]邀請卑南族老師,來自台東市-南王部落(普悠瑪部落)的Angdralay(張峰銘)老師,南王部落也是著名的金曲部落喔~
老師將以傳統美食,介紹卑南族傳統家屋落成風味響宴,歡迎朋友們一起共度原味滿滿的卑南族之夜~
日期:2015/12/26(六) 晚上6:30
地點:樹合苑 台中市北區中清路一段101號
費用:200元/人(含講師、材料、場地費)
報名專線:
04-2202 5600
線上報名:https://docs.google.com/…/1-UirMlci9VRfy0Wy74-sCR_jui…/edit…

卑南族簡介:



工作心得
12月09
孟凱
[編按]台中市大屯有限電視《小人物大故事》 系列,將在20頻道播出以「舊屋綠改造」,12/30(三)21:00。電視台已經把影片放在網路上,歡迎先睹為快。這裡整理影片的大綱。

大屯有線電視台:舊屋綠改造(上)
主持人:陳雅芳
觀賞影片請點選:影片網址



社區豆腐坊夥伴:左起雯祺,雅雯,鴻翔,宜如與善如。
- 舊屋綠改造:釣蝦池翻轉;太子樓自然採光;雨水回收;可食地景;二手貨櫃…
- 樸門設計原理:把問題視為資源!




- 雨林咖啡館的二手材料:避震器桌子(搖晃咖啡);壁燈;舊的門片;木箱子做茶几

舊屋綠改造(下) 大綱介紹待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JT544IQfKw&list=PL7pug03vsOICNnWbmVKi6j_tD5SlAe5M_&index=4
工作心得
三月26
孟凱
合樸網站搬家了!
3月26日,合樸網站搬新家了!
從合樸創立開始,舊網站就記錄著在合樸所發生的一切大小事;五年來,超過一千篇文章,點點滴滴紀錄了合樸農友訊息、工作心得、市集紀錄、產地拜訪、活動訊息……這些紀錄,不僅是一群人交流切磋、互助支持的美好記憶,更是每一次美好行動的經驗累積、收穫與學習。
合樸網站,見證合樸的成長,也陪伴著所有合樸農友、志工一路走來的汗水、蹎陟,當然,更多的是沉澱在記憶深處,一群人在一起,共同努力成就一個美好願景的喜悅!
在合樸,做的,總要比說的多一些;所以,網路上的呈現,通常在實體作為之後,就算是有時候虛擬暫時走在前面,實體活動一定馬上跟上來;因為虛擬的訴說其實比較容易,實體的作為,相對緩慢、耗能……但這就是合樸,也代表,雖是虛擬的網站,卻是實實在在的合樸--而且,只是一部分,更多的合樸,其實是在日常生活的實踐行動裡!
網站,是分享,是對所有關心合樸,不管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們的邀請,邀請和我們一起探索讓個我更自在,也更群我更美好的生活行動!
如果你常來合樸網站,別擔心,呵呵,已走過的,肯定會留下足跡;舊網站不會消失,但不再更新或維護了。
搬了家的新網站,除同樣會提供即時、完整的合樸訊息外,還有更多、更精彩的新奇與豐富等著你!
合樸網站新家在www.hopemarket.net,竭誠歡迎你來串串門子!
工作心得, 佈告欄
三月02
家豪
合樸電子報第五十四期的內容有:
三月合樸活動,看這裡!!
【好文轉載】在田間,尋找人工插秧的風景
【工作心得】藏種於農外一章 --關於藏種於農的幾則小故事
【好好務農】小小芽菜,吃出活力與能量
第五十四期電子報在2012/03/02(星期五)都發送了,如果有訂閱未收到,請原諒我們的疏忽,請 Email到合樸:hope@hopemarket.com.tw 或在網站留言,會再補寄。
⊙ NEW 合樸農學市集電子報第五十四期 2012/03/02
建議有訂閱的朋友,請將合樸的mail(windpowders@dongliville.com.tw)加入通訊錄,減少被擋信的可能。 如有需要訂閱也請留下mail,請收到的朋友,協助轉寄給有需要的朋友,感謝大家熱情的協助與支持。
過去合樸電子報的連結,請繼續閱讀:
…
繼續閱讀 »
工作心得, 佈告欄
二月20
孟凱
編按:合樸務農部落邀請綠藤生機來上芽菜課程,已經完成兩堂課,同學們種植的苜蓿芽也長的很好.第三課程開始要種植難度更高的芽菜,也開始有相關的料理內容了,期待!放這篇涵睿在上下游的文章作為明天上課的複習教材.
by 鄭涵睿
文章出處
芽菜,常常被當做餐桌上的小配角,為什麼「綠藤生機」要為這小小的芽菜做這麼多努力,透過創新生產流程,把芽菜活著帶到消費者的餐桌上?因為,種子所有的生命能量與營養精華,都集中小小的芽苗體內…
有部分市售芽菜有添加生長激素、漂白劑、滅根劑的問題,所以建議自己開始種芽菜、或是選擇可信賴的芽菜生產者/通路!
芽菜,鮮活的天然營養品
芽菜由種子發芽而來,在發芽過程中,不需要土壤、不需要陽光,種子會釋放所有能量以成長成一棵完整的植物。也因此,種子所有生命能量與營養精華便集中小小的芽苗體內,因而富含相當高的維他命與礦物質。
舉例而言,綠豆芽的維他命C含量其實是奇異果的2倍、柳丁的5倍;同時,芽菜也富含許多珍貴的植物生化素,如台灣人常說吃花椰菜抗癌,因為花椰菜富含了抗癌的因子-蘿蔔硫素。
繼續閱讀 »
工作心得
二月15
孟凱
編按:作者淑華在合樸公田持續育苗(稻米),因為最近天氣詭譎,冷氣候特別長,插秧的時間應該是二月底…
by 楊淑華 January 02,2012 文章出處
「東市場」是台南從日據時代就發展至今的傳統市場,過去也曾經是種子行聚集的一個市場,但是經過時代的演變、都市化的發展,目前就只剩下功農一家。除了販賣一些種子公司的種子(如農友)外,功農也有生產自己的種子。老闆說,採種也要因應氣候變遷,以前都是要找耐寒的品種,之後可能要找耐熱的品種找了。

蔬菜留種相較於雜糧穀類來說,需要更多的技術條件。台灣目前看來蔬菜種類繁多,大家選擇性很高,但是這樣一了解下來,發現其實我們有一大半的蔬菜種子根本是不自給的啊!
在網路上找到了一家在台南的種子行,有在進行留種的工作。資料上寫了是東市場裡的種子行,也寫了方姓老闆的名字,於是,帶著這僅有的兩條線索前往過去台南市區最大的傳統市場。
繞了一圈市場,吃得用的葷的素的真的琳瑯滿目,只是就是沒有看到我們想要發現的種子行。於是問了旁邊一位賣雜貨的大姐:「請問,這附近有賣種子的嗎?」她指向我們站立的那條路,說:「走到底就是了。」
走到底,果然有一家看來舊舊的種子行,因為不知道我們要找得種子行店名,所以也有點戰戰兢兢,深怕找錯了。先假裝到處張望了一下
繼續閱讀 »
工作心得
二月11
tien
[編按]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不只是一首引人深思的禪詩偈語,更或許是農學生活的最佳寫照。但是,如今這幅雙腳踩進田泥、雙手親觸秧苗的人工插秧風景,卻幾乎只能在老照片裡看見了。可知道在這幅幾乎消失的人文地景裡,含藏了多少大地的風土訊息、老祖宗一代傳一代的傳統智慧?
文 / 楊淑華 文章出處:上下游新聞網
你知道嗎?台灣因為各地氣候造成生長情況不同,北部的秧苗和著育苗時的泥土當嫁妝一齊搬進水田,南部的秧苗卻把綠色的頭髮削去,才一株株的插進田裡。從插秧方式就能看出各地的文化差異,但唯一相同的是,手插秧的情景已經難以復見了。
周二晚間的廣林社區解說課程請到鍾舜文(鍾理和先生的孫女)來講鍾理和文學地景,將鍾理和文章中所曾經出現的和現在廣林地景做一個回顧與認識。其中一張老照片,是一排頭帶方巾的婦人在田間手工插秧的留影,資深導覽員老爹看到那張照片就回應了關於插秧的南北差異,也讓昏昏欲睡的我又起了精神來。照片中插秧的婦人腳邊的秧苗是放在盆子上,跟我在泰國的經驗稍有不同,在泰國體驗的插秧都是一整把一整把的放在田中,沒有盆子。而這個差異跟老爹稍後所言稍有雷同。
繼續閱讀 »
工作心得, 來去上學, 好好務農, 好文分享
二月09
tien
編者按:四年前,同樣是2月市集日,下午兩點結束後,農友們就在大樹下,舉辦了一場座談會.阿達紀錄了他一些想法與看法,熱血的青年,誠摯的心,再次展讀,依然讓人感動!這個月市集日,流浪天涯的阿達終於又要回到市集,一起來聽他用現代搖滾,唱出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愛與關懷!
文:阿達
在合樸我們找回了「信任」

農友座談會
今天會後的農友會議,孟凱大哥希望我為今天的討論寫一篇文章,我想了很久,決定不再敘述討論內容,如果真要寫些東西,開會的同時一度讓我感觸最大的是關於棚架的問題。合樸是非營利團體,很多事情必須農友們一起想辦法解決,現在許多棚架已損壞,必須趕緊想辦法一起出資,討論中我感受到這大家庭的彼此信任與合作,每個成員不為自己只為團體付出。我很幸運認識這一群人,在這裡我學到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繼續閱讀 »
工作心得, 經驗與檢討
二月07
tien
編按:二月市集請到台大郭華仁老師來台中,隔天早上(星期日)郭老師會指導藏種於農團隊一些有關於種子的專業學習.
文/田麗卿
經過將近一年的籌劃、準備,兩公頃的稻米、文圖並茂的《藏種於農》小書、充滿設計感與質感的禮盒、邀請函、紀錄片……陸續完成,合樸公田也即將施作第一季稻作。不再只是論述的建構、理念的澄清與確立,「藏種於農」專案的實踐行動、實際作為也正式啟動了!

一整年規劃期間,藏種於農工作小組夥伴,包括:孟凱、淑華、小倩、小毛,經常在台中、台北、花蓮等地往返,討論再討論;無數的討論,都是為了讓結合台大農藝系種子研究室、合樸、伊聖詩、銀川、豆之味等單位,為了台灣的永續農業,要共同推動自行保種、育種的「藏種於農」計劃能夠盡可能周詳與完備。
使命很明確、方向很清楚,但第一次做,到底該怎麼做,並無前例可循,所以一切是如此戰戰兢兢;雖然,藏種於農絕非新觀念或新做法,但關於種子的重要與必要,卻早已經被遺忘、被忽略很久很久了;藏種於農,目標就是要喚醒社會大眾對於種子的認知、要還種於農,要讓種子的所有權回歸農民手中,讓作物的多樣與豐富重返我們生活所在的這塊土地。
慶幸的是,「藏種於農」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夥伴;如果沒有郭老師對於保種育種的淵博學識與用心、伊聖詩無條件的全力支援、銀川兩公頃田地的資源、豆之味無私的支持,這個計畫不可能成形。
合作,本來就是合樸最強調、最珍惜的核心價值之一。是的,除了合樸本身就是生產者(農友)、志工與消費者合作的「產物」,「藏種於農」又是另一個合作故事的集合。尤其這一年來,除了幾個主要合作夥伴的努力外,來自許多朋友有形無形的協力與助益,才得以讓「藏種於農」走得更平順。

繼續閱讀 »
工作心得, 好好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