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產地拜訪' Category

原生蔬菜(野菜)田間觀摩紀錄

編按:我一直對於野菜(原生蔬菜)有著很大的興趣,基於隨著氣候極端表現所造成的各地糧災,因應在地生態並具高營養價值的原生蔬菜應該值得推廣,除了種植以外,如何料理也是重點,因此我想要在公田學習種植原生蔬菜,邀請合樸共同廚房的料理高手一起研究如何煮好吃的野菜料理!

11/29(二)特地到西螺參加農試所的原生蔬菜田間觀摩,這是參與的其他單位所記錄,加上一些我的照片,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by 廖靜蕙 出處:環資協會&上下游新聞網

隨著氣候極端表現所造成的各地糧災,因應在地生態並具高營養價值的「原生蔬菜」脫穎而出。原生蔬菜是指在特定地區自然形成或由他地區引入經過馴化的食用植物,其特性包含非人為篩選物種、可粗放栽培、未經過度改良,通常具有耐候性,並具高營養價值。農委會農試所於今年APEC大會提出「原生蔬菜因應氣候變遷與糧食安全」議案,上周(21-24日)於台中舉辦「2011 APEC因應氣候變遷及糧食安全之原生蔬菜合作發展研討會」,11/29(二)農試所更透過田間觀摩,要將原生蔬菜的價值引薦給國人。

clip_image006
農試所舉辦原生蔬菜觀摩,要將原生蔬菜的好處引薦給國人。

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與西螺鎮農會委託農友於田間種植原生蔬菜,並以功能區分為耐溼、耐鹽、耐熱、高營養、耐乾旱、耐陰與耐寒等7個主題,每個主題下再列 出3項核心作物。昨日觀摩會現場即由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代表介紹原生蔬菜特性與營養,稍晚也於西螺鎮農會設宴試吃馬齒莧、青葙、赤道櫻草與角菜等原生蔬菜所烹調出來的美味。

此次合作的農民廖俊凱在自己的菜園種植24種原生蔬菜。這幾個月種植原生蔬菜,感受到原生蔬菜之優點,不但不需要過多照顧,而且營養價值高。他指著農試所所提供的資料,「光看營養成分表就知道了!」他特別推崇馬齒莧,並說在歐美吃完松露都要來一碟馬齒莧。

繼續閱讀 »

10 篇留言 »好文分享, 產地拜訪

【活動託播】新竹尖石鄉梅嘎浪部落11/19&20

梅嘎浪有機農場在賀伯颱風的摧殘下浴火重生,勤勉的族人們以雙手重建生態家園。

透過理解當地人的需求,探索生態之美與有機農場經營的苦與樂,更重拾人與土地的情感!

費用:2500元/人(不含至竹東火車站交通費)

網路

行程參考:

【第一日】 11/19

13:30            竹東火車站集合—搭乘部落交通車往梅花部落出發(車程約半小時)

14:30~15:00  抵達梅花長老教會—部落少年說唱迎賓

15:00~16:00  部落巡禮—前往梅嘎浪部落,走訪日據時代的社教中心懷舊一番。

16:00~18:00  投入部落勞動,認識接待家庭

18:00~19:00  原汁原味燒烤

19:00~20:00  營火文化之夜—部落舞蹈教學、耆老說故事、唐青旅行者之歌、大夥兒閒聊

21:00            部落泡湯—亞山溫泉(自費行程約150)

【第二日】 11/20

07:00~08:00 起床,吃早餐

08:00~12:00 部落農活體驗—前往梅嘎浪有機農場,捲起褲管下田幹活兒

12:00~13:00 現摘現做的活力有機料理

13:00~14:00 有機食材DIY,聊聊如何推動有機農業

14:00~1500 志工心得分享

【貼心小叮嚀】

1.夜宿部落的接待家庭,沒有豪華大床,但有星空下的蟲鳴。

2.費用已含200萬旅平險+20萬醫療險。

3.本次包含育苗、下田整土、種菜等工作。

4.戴帽子防曬、保暖衣物與耐髒鞋、並攜帶塑膠雨衣。

5.報名方式:請將1.姓名、2.住址、3.手機、4.身分證字號(辦理保險用)5.出生年月日、6.受益人姓名及關係。寄到:aprilsgoodie@gmail.com

5.匯款帳號:郵局(700)0401357-0125471

6.連絡人:0983864030阿光

我要留言 »活動託播, 產地拜訪, 農友報導

泰國農業見學之旅 — KKF(米之神)傳真(一)

編按:KKF是Khao-Kwan Foundation的簡稱,有關於KKF的紀錄請參考米之神,讓一切重新回到農夫手中泰國「米之神」基金會參訪分享by 曾旭正教授,今年三月在合樸網站轉載米之神的文章時,當時就希望也能組團到米之神學習,沒想到半年後夢想成真!

這篇文章的緣起來自於,同行的(銀川米)美智很想知道Daycha三十年前的四個月短期出家,這對Daycha投入米之神有什麼樣子的影響,因此我有兩個小時和Daycha的對話,淑娟與麗卿在場紀錄,麗卿聽著Daycha這兩小時的談話內容,深受感動,也因為Daycha即將訪台,可以跟其他人分享我們所見識到的Daycha這個人。
文:田麗卿

九月二十五日(星期日)台北→泰國曼谷

出發,也抵達了!

clip_image002

合樸泰國農業見學之旅一行十二人,來自東南中北--花蓮富里(銀川米)的美智、兆炫;高雄美濃的淑華(也是我們此行的領隊啦)、台中合樸「大本營」的孟凱、小倩(此行的總管大人)、雪華、如瑢、翠琴、惠月、淑娟,以及台北的玉子,當然還有我,終於出發了!

繼續閱讀 »

3 篇留言 »工作心得, 產地拜訪

【咖啡部落】8/16子鈺老師上課筆記

編按:本文作者慧如參加【課程】泡一杯公平貿易「雨林」好咖啡,她整理8/16課程吳子鈺雨林咖啡的理念與有關咖啡豆的專業.吳子鈺從到產地第一線採購, 到包裝、販售, 讓我們透過慧如的筆記來聽聽子鈺如何以公平貿易「雨林咖啡」實踐對人、對環境最直接的關懷.

文:慧如

原本單純的想要學會沖一杯好咖啡而去上課,聽完子鈺老師欲罷不能娓娓道來有關咖啡的產地、採收、烘焙、萃取...等才恍然大悟,想不到一杯咖啡的背後竟有這麽多的故事。

DSC02349
第一步:採摘咖啡豆

DSC02388
第二步:去外果皮

咖啡的種類:咖啡樹是屬於茜草科、咖啡屬(Coffea),主要分為三種:羅布斯塔(Robusta)、阿拉比卡(Arabica)、利比亞(Liberica),其中以羅布斯塔產量大、最具商業豆性,特性是苦味濃、咖啡因高,價格低廉,多用於製作三合一咖啡原料,飲用後對人體較有負擔,而阿拉比卡豆則是品質風味較佳豆子,產量較少,價格較高,一般用於研磨咖啡,像子鈺老師所推廣的公平貿易雨林咖啡就是。〔阿拉比卡咖啡即是早在西元627年阿拉伯人就開始飲用,17世紀隨著阿拉伯帝國拓展版圖時推廣至歐洲〕

繼續閱讀 »

4 篇留言 »好好生活, 產地拜訪

【荷松開講】蜂農阿坤 — 蜜蜂與蜂蜜

編按:八月市集的荷松開講邀請養蜂專家張永坤(阿坤)來分享蜜蜂如何溝通與合作的故事,同時教導大家如何辨識蜂蠟、蜂花粉、蜂王乳與蜂蜜..等相關產品的品質。也請阿坤以來賓的身分在市集販售他飼養的蜂蜜.

為了讓朋友們更認識阿坤,這是家豪六月中旬到阿坤的養蜂場的產地拜訪紀錄.

文:家豪

幾個月前,志工玫頤問我,她一位學妹的弟弟(張永坤)養蜂,可不可以來參加市集?我請玫頤請對方直接跟我聯繫,這樣比較容易了解跟說明。今年五月的市集,阿坤帶著媽媽跟姪子一起來逛市集(這是加入市集的第一個要件,希望農友到現場體會市集的氛維與認識合樸的夥伴們)。當天初步跟阿坤介紹市集,說明合樸市集的作業及理念,阿坤表達了他對於合樸市集運作方式的認同與想要更進一步認識彼此的意願。

於是緊接下一步:6月中旬我代表合樸回拜阿坤,跟莉貞一起前往彰化作產地拜訪,我們發現阿坤是一位積極有熱誠的年輕人,對於養蜂有他一套自己的堅持-更好的品質。

DSC06528_1 DSC06537_1 DSC06539_1 DSC06527_1 DSC06515_1 DSC06543_1
今年六月拜訪阿坤的養蜂場(蜂箱的管理很重要也很費工)

繼續閱讀 »

5 篇留言 »工作心得, 產地拜訪, 農民市集資訊, 農友報導

花蓮米、山、水見學之旅(下) by 淑娟

編按:接續花蓮米、山、水見學之旅(中),淑娟紀錄,我加上了幾張照片與行程大綱.

見學之旅第三站 黑暗部落 不日花

出發前,我們先到達蘭阜部落教會,聽取部落伙伴簡介黑暗部落與目前金針花產銷的故事,為了達成有機認證品質,仰賴部落成員以群體換工制度「Malapailw」共同找出朝向有機種植的方向,山谷中傾斜的山坡中,婦女彎腰整理金針山所長出的雜草,從構想到取得認證的過程中,是一段漫長的時間,整整七年用來讓土地調整到最佳的狀態。而部落留忙「Taocoran」是部落成員透過集體討論後,確認需共同協助的事項,成員們則會工作之餘抽空共同參與屬於部落的公共事務。這種集體參與決定部落永續發展的精神,從金針花產地營造,讓我們有了一點點對黑暗部落的印象。

傍晚,趁著,天未黑,得趕緊出發,沿著崎嶇又蜿蜒的山路上,經過六十石山金針花產區,順著山勢而下,沿途可見部落婦女整理山坡上的金針花田,我們來到傳說中的黑暗部落。

 IMG_3136 [1600x1200]
(上)黑暗部落沒有電,晚上點油燈(下)群山環繞的金針田

R0026184

繼續閱讀 »

2 篇留言 »產地拜訪

花蓮米、山、水見學之旅(中) by 淑娟

編按:接續第一篇記錄[花蓮米、山、水見學之旅(上) ],第二天(6/22)本來預計一早要一起在認養的稻田收割,但因為連續兩天都連續下雨,無法割稻,真是可惜,於是美智(銀川米班長娘)安排我們到銀川米的水源區(別名:小天祥),其他的活動按照原定計畫進行.

文:淑娟(絲田水舌,台灣米部落)

親身體驗是最好的認識與學習,真實體驗的分享,更是與顧客最好的溝通媒介;因此,舉辦「花蓮米・山・水見學之旅」,即希望透過銀川有機米產地的實地參訪、下田割稻、手工碾米、大口品嚐割稻飯,讓企業員工親身體驗揮汗務農生活的艱辛,也實地瞭解每天吃進肚裡的米飯的源頭與生產過程,建立與農友,即生產者之間互信互賴的基礎,進而從瞭解產生堅定的支持力量。

IMG_2918 [1600x1200]
見學之旅第二站 縱谷山脈呵護下的銀川好米

秀姑巒溪孕育下的銀川米產地

沿著蜿蜒的山路前往富里鄉豐南村,山谷間山勢當地人稱小天祥,屬於海岸山脈地層系統,大多地區都是三百公尺以上的山區或深谷,地形景觀變化極大,境內山勢高聳,河流湍急。

當地居民為了克服環境,先民利用了三百公尺以下的山坡地開墾出一畦一畦小面積而多層次的梯田,在小天祥旁,自日治時代則沿著陡峭的山壁闢築蜿蜒的溝渠,引鱉溪溪水灌溉水田,過去以泥土砌作水圳,現今則改為水泥水圳。

繼續閱讀 »

2 篇留言 »產地拜訪

花蓮米、山、水見學之旅(上) by 淑娟

編按:六月21日至23日,合樸和一群夥伴到花蓮見學,這是台灣米部落的淑娟的紀錄,我加上了一些行程相關的背景資料.

rice [1600x1200]
感受合樸 從社群支持型農業開始
(編按:見學之旅成員在認養稻田前)

文:淑娟(台灣米部落 絲田水舌) 出處

記得去年底參與全民保種課程,當時由大地旅人工作室、主婦聯盟及合樸共同舉辦,從務農體驗到瞭解種子與糧食議題,以及基因改造對環境的影響與產業。透過淺顯易懂的課程與課程後的種子採集紀錄,慢慢的將種子保存的議題,在合樸當中發酵。

今年透過合樸與伊聖詩所共同合作的保種計畫,是合樸農學市集「社群支持型農業」的擴大思考,期望透過結合伊聖詩、銀川有機米、台灣米部落(絲田水舌)、豆之味、農業專家台大農藝系郭華仁老師,推動「企業支持型農業」(ESA: Enterprise Supported Agriculture),讓企業與農民彼此合作,互相支持,並瞭解產地生產過程,讓合作互助的概念,延伸到企業文化當中,並且創造社會企業責任的另一種可能。

繼續閱讀 »

3 篇留言 »產地拜訪

【活動託播】部落e購-桃李滿天下+拜訪尖石谷立部落

<泰雅五月桃>

一樣是蜜桃,在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人的細心栽培,

歷經多年努力,堅持環境永續的承諾,

生產出健康低脂的有機產品。

蜜桃禮盒—450元/盒(12顆)

蜜桃零售—200元/盒(約9顆)

<布農紅肉李>

歷經莫拉克風災,位於艱險道路後的拉芙蘭部落,

多年栽培的紅肉李仍然不畏風雨的生長著,

不用農藥,以維護生命的承諾,

請為他們加油!

紅肉李100元/盒(一斤裝)

訂購專線:0800-202928(轉3可接部落e購專線)

訂購說明……

繼續閱讀 »

我要留言 »活動託播, 產地拜訪, 農友報導

【產地拜訪】伊聖詩見學之旅

編按:伊聖詩的年輕朋友們在今年的二月份一同拜訪了合樸的農友-怡香有機茶園、玫開四度食用玫瑰園與豆之味豆腐坊,進行了一趟產地見學之旅。伊聖詩一直關心在地農業,希望透過這樣的學習之旅,讓年輕夥伴們親近土地,接觸農民,親身去體會農作的辛苦,更能得到發自內心的尊重與愛護土地的心意。

此外,這趟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順道造訪了長期默默資助的東埔國小。沒有記者,沒有鎂光燈聚焦,選擇帶著員工深入山區,只是為了想讓員工了解公司為什麼要做這些事,讓員工知道他們所做的小小付出,讓偏鄉孩子的未來有了更多的可能……

TEXT / 王柏淇 PHOTO / 王光耀

這兩天,我們遇見一群對環境有理想的農夫。

他們堅持與大自然分工合作、不肯妥協的態度,

除了令人敬佩原則與精神

也讓我見識到屬於臺灣人對土地的滿腔熱情…

DSC_2410

對於整日繁忙於工作的都會人來說,能夠找個空檔,體驗儉樸的農家生活,是多麼難得與幸福的一件事。二月中旬春暖花開的早春時節,我們驅車前往位於台灣心臟位置的南投縣,展開兩天一夜的見學之旅,透過身體力行、親身體驗的方式,學習其中的所見所聞;無論是南投有機茶先趨的怡香茶園、夢想成為台灣保加利亞的玫開四度食用玫瑰園,以及對本土有機黃豆充滿期許的豆之味豆腐坊,他們背後的動人故事與堅持自然農法的栽種過程,都是我們最大的感動與收穫……

繼續閱讀 »

6 篇留言 »工作心得, 好文分享, 產地拜訪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