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07
tien
編按:二月市集請到台大郭華仁老師來台中,隔天早上(星期日)郭老師會指導藏種於農團隊一些有關於種子的專業學習.
文/田麗卿
經過將近一年的籌劃、準備,兩公頃的稻米、文圖並茂的《藏種於農》小書、充滿設計感與質感的禮盒、邀請函、紀錄片……陸續完成,合樸公田也即將施作第一季稻作。不再只是論述的建構、理念的澄清與確立,「藏種於農」專案的實踐行動、實際作為也正式啟動了!

一整年規劃期間,藏種於農工作小組夥伴,包括:孟凱、淑華、小倩、小毛,經常在台中、台北、花蓮等地往返,討論再討論;無數的討論,都是為了讓結合台大農藝系種子研究室、合樸、伊聖詩、銀川、豆之味等單位,為了台灣的永續農業,要共同推動自行保種、育種的「藏種於農」計劃能夠盡可能周詳與完備。
使命很明確、方向很清楚,但第一次做,到底該怎麼做,並無前例可循,所以一切是如此戰戰兢兢;雖然,藏種於農絕非新觀念或新做法,但關於種子的重要與必要,卻早已經被遺忘、被忽略很久很久了;藏種於農,目標就是要喚醒社會大眾對於種子的認知、要還種於農,要讓種子的所有權回歸農民手中,讓作物的多樣與豐富重返我們生活所在的這塊土地。
慶幸的是,「藏種於農」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夥伴;如果沒有郭老師對於保種育種的淵博學識與用心、伊聖詩無條件的全力支援、銀川兩公頃田地的資源、豆之味無私的支持,這個計畫不可能成形。
合作,本來就是合樸最強調、最珍惜的核心價值之一。是的,除了合樸本身就是生產者(農友)、志工與消費者合作的「產物」,「藏種於農」又是另一個合作故事的集合。尤其這一年來,除了幾個主要合作夥伴的努力外,來自許多朋友有形無形的協力與助益,才得以讓「藏種於農」走得更平順。

繼續閱讀 »
工作心得, 好好讀書
十月12
孟凱
右起第二位是蔡錫昌,10/23會來工作坊分享他的英倫見學心得.
互助互惠,小而美的新生活運動 — 「轉型城鎮」永續生活工作坊
「轉型」運動(Transition Movement)起源於英國普利茅斯附近一處名為托特尼斯(Totnes)的城鎮。發起者羅勃‧霍普金斯(Rob Hopkins)深感產油高峰(peak oil)危機──即石油量將於2010年後開始下降,以及氣候變遷帶來的危機,思索出的應對之道。
Transition Movement最主要目標,就是建立社群自給自足的能力,降低因為產油高峰(peak oil)與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危機與威脅,也藉此重新建立社群關係、「skilling up,power down」--重拾生活技能,減少能耗,在生活技能與經濟上自給自足等。
Transition Movement是一個日漸盛大,由下而上的運動,短短數年內,世界各國,包括英國、愛爾蘭、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美國、義大利、智利、日本等,已有超過三百個城鎮或社區,運用轉型城鎮(Transition Town)的理念與做法,建立了一種屬於居民自身所想要的永續生活型態。
Transition,「轉型」是一種設計的概念,即重新檢視生活中的每個組成元件,再依照最符合永續發展的原則篩選、重新配置。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新建立社群關係,從凝聚共識開始,找回人與人之間應有的緊密與連結。
合樸整體所推動的,也正是在生活中,透過彼此的互相合作,改變現今高度依賴石油的生活型態,開創小而美的社群新生活。因此,Transition Movement的深入瞭解,以及如何將其核心理念與作法內化成台灣可以運作的方式,也成為合樸所要學習的標的之一。
繼續閱讀 »
好好讀書
六月04
孟凱
編按:上篇文章分享合樸為《新好生活》寫的書序,書中第二章主題是「認識自己的金錢性格」,內容很精采,法鼓文化網路書店提供了書摘如下.
文:約翰、羅賓斯

關於金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說。你已經讀過我的故事,我的財務進化史,當然,你也有你的故事。無論有錢沒錢,我們都要走過這一趟金錢之旅,這趟旅程可能千迴百轉,滿是挑戰與傷痕,也可能曾暗無天日,曾一片光明,到最後,每個人對錢都會發展出一套獨特的想法與處理方式。
你對自己的「金錢性格」(money personality)了解多少?對錢的態度、感受與信念,和一般人比起來又如何?你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嗎?你了解自己特定的用錢方式,帶來什麼樣的禮物與陷阱嗎?你知道自己在面臨金錢壓力下,容易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嗎?
一個人的用錢風格來自生命中的經驗,也出自與生俱來的習性。為了讓自己獲得財務自由並更加自覺,我們必須了解生命裡和錢有關的經驗,也必須辨認出內在深處那些影響著自身經驗的習性。我們必須了解主導自己財務生活的金錢「原型」。榮格(Carl Jung)發現,人類具有「前意識心理傾向」(preconscious psychic dispositions),這些傾向構成了我們的生活經驗,在處理個人創傷、康復、成敗得失,或個人抉擇與命運等各方面,深刻地影響著一個人。
認識你的財務生活呈現何種原型,不但能讓你和金錢的關係變得更愉快,也對生活大有幫助。洞察自己的金錢類型,能讓你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為何會做出某些行為,也能幫助你懂得欣賞其他類型的人。此外,你更能辨別出自己與他人的差異,進而做出建設性的處理。
繼續閱讀 »
好好讀書
六月02
孟凱
編按:承蒙法鼓文化邀請合樸為這本《美好新生活的幸福法則》(The New Good Life)寫序,本書作者約翰羅彬斯(John Robbins)曾著有暢銷書《新世紀飲食》(Diet for a New America)。書中檢討當今的消費主義與金錢觀,談如何以最少的消費過真正豐富的好生活,並提供食衣住行上許多環保的實用建議。

本書介紹可以先到法鼓文化的網路書店看看:
推薦序:美好新生活的幸福法則
文/合樸農學市集
這是一本值得推薦,也值得每個人花時間,仔細閱讀的好書。因為,作者約翰・羅彬斯(John Robbins)在本書中,提出了每個人最親身,也最敏感的金錢問題。但這可不是繽紛書市裡,一談錢,通常只是敎人如何賺錢的理財書。約翰・羅彬斯不敎我們如何賺錢,而是提出六種金錢原型,讓我們從洞察自己的金錢性格、財務生活原型之中,了解自己,進而讓自己與金錢的關係變得更愉快;也在了解金錢原型所展現的各種樣貌之中,學習什麼才是讓自己財務自由、身心健全最重要的價值與選擇。
出生富豪之家,卻在廿出頭,選擇依循內在的良知,放棄繼承龐大家產,靠自己雙手,過著經濟條件貧乏但精神生活富足的約翰・羅彬斯,以親身的生活體悟與反省,相繼出版了《新世紀飲食》等關於飲食、健康的數本書,也意外成為暢銷作家。豐厚的版稅與演講收入,讓他成為百萬富翁。然而,卻在二○○八年底震撼全美的一場金融騙局中,四十多年白手成家的畢生積蓄,瞬間蒸發為烏有,甚至讓全家人深陷財務深淵。


繼續閱讀 »
好好讀書
七月09
孟凱
編按:合樸接受台中市農會四健會『創新鄉村青少年發展計畫』的邀請,共同規劃食農教育營隊(親子學習),經過一個多月的規劃,終於正式出爐了…,謝謝很多合樸務農志工媽媽們所提供的寶貴意見.
每次上課的內容細節與注意事項,請參考【課程】當小農夫遇到生命繪本–楊桃叔叔的叮嚀(課程細節).
合樸務農四班學員帶著孩子們,來公田一起玩耍與好好務農,好好吃飯,好好寫書…
課程名稱:當小農夫遇到生命繪本
課程說明:一個讓孩子下田種植來親近大地,接觸自然生命的成長體驗營。由暑假開始,在四個月(配合甘藷成長)的六次上課裡,學習內容包含甘藷種植成長與觀察活動中,孩子們將親手闢地、翻土、造畦、植苗、護芽、除草、澆水、施肥..等,來和自己的親手種植的地瓜寶寶們一起成長。
並運用自然媒材,藉由繪本之型式,製作一本獨有的【小農夫日誌】。以繪本筆記的方式將自己親身碰觸土地、巧遇各式昆蟲、鳥類及在種植過程中所有被引發的事件,用自己的心去感覺,用手去創造,真實地將自己及所碰觸所有自然的生命體記錄下來.。
親手做一本書,不僅僅在一本書,也在過程中的學習與樂趣。藉由製作一本書的過程,編排整理學習的心得,描繪出心中的感動,感受文字與圖畫的浪漫交集,轉為值得珍藏的回憶。
合樸務農志工媽媽做的手工書,讓孩子親手做一本書與紀錄種植地瓜的過程…
繼續閱讀 »
好好讀書, 好好務農
六月16
孟凱
種下200%的樂活幸福─林義隆農友的出書!義隆兄在台東以秀明農法栽培作物的農友,雖然一直沒有機會見面,透過他的部落格,閱讀許多實際的農業經驗。最近他的書快要出版了,光是看前言自序,就讓人回味不已.雖然還沒有看到他的書,由他的自序,我想要斗膽地和我喜歡的「夏子的酒」做連結,但是先從義隆兄的前言轉載開始吧.
書名:種下200%的樂活幸福
作者:林義隆
出版社:寶瓶文化出版前序:
52篇故事寫了快一年, 在農忙與家事中找空檔 : 大雨本該休息的日子安心地寫 心情不好想偷懶的日子, 在家有點罪惡感的寫 答應交稿的時間到了卻缺件, 隔天仍得早起務農, 只好忍耐著睡意熬夜到 12點地寫. 寫稿壓力有時候大到後悔答應出版社要出這本書, 但總是簽約了, 出版社冒著不知名作者的書有誰會買的風險, 願意讓我有機會說故事, 還答應我多放點農耕與秀明自然農法的篇幅, 面對一片誠心, 面對主編的諄諄善誘, 我終於寫完了.書的封面,照片是義隆兄種的長蔥。
繼續閱讀 »
好好讀書
十月01
孟凱
編按:收到青芽兒駱明永寄來,生態關懷者協會為迎接成立十週年紀念的書籍與演講,推薦朋友參與,請以協助推廣訂購系列出版品,贊助一個長期投入深耕台灣的團體:生態關懷者協會(Taiwan Ecological Stewardship Association)TESA
祈願上蒼賜福台灣
給寶島善良的百姓
信心、希望、仁愛、智慧、力量
醫治受傷的人心和土地

生態關懷者協會為迎接成立十週年紀念,我們再度邀請「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教授(Dr. Holmes Rolston, III)於2008年秋季來台,舉辦為期六週「永續未來:低碳時代的環境倫理」系列講座活動。未來一年內,將透過出版相關書刊和舉辦讀書會,作好充分準備,於明年與羅斯頓教授深入對話、共同建構台灣環境倫理。
繼續閱讀 »
好好讀書
六月20
孟凱
編按:Michael Pollan寫了 In defense of food,我讀過書摘,很有興趣希望找來好好讀書一番.最近反而有機會先閱讀他另外一本:到底要吃什麼?英文原文是Omnivore’s Dilemma (雜食者的困境),溪底遙的小非剛好在中國時報寫了這本書的書評,一起介紹給朋友參考.

文:馮小非 溪底遙學習農園
前陣子讀了一本很棒的書,叫做「到底要吃什麼」(英文原名為「The Omnivore’s Dilemma」,意為雜食者的難題)。作者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長年探索人類與自然交界的議題,從建築、園藝、食物,每本書都是上選,例如2001年出版的「植物的慾望」(The Botany of Desire–A Plant’s-eye view of the world)被列為當年度美國書市非小說類的最佳好書(中國有此書的翻譯本,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發行,台灣尚未有中譯),而這本「到底要吃什麼」則被選為 2006年的十大好書。
繼續閱讀 »
好好讀書
六月03
孟凱
編按:台灣農業是弱勢,有機農業更是悲情.然而悲情應該轉化成力量,靠個人或團體一起努力都好.最近再次閱讀塩見直紀先生的『半農半X的生活』實踐"…可以不再被時間或金錢逼迫,回歸人類本質…. 在做自己的同時,也能夠貢獻社會…&quot,也看到週遭有朋友開始嘗試,想要呼應,於是開始整理一些實踐的紀錄.
書名:半農半X的生活
作者:塩見直紀,翻譯者:蘇楓雅
出版 :天下文化,2006。
【半農半X的意思】
務農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是十分遙遠的世界,雖然我們都想望悠然南山,但是想到要「以農為業」,就有許多擔憂,除了目前農業在市場上十分弱勢,辛苦勞動與收入不成正比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繼續閱讀 »
好好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