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12
孟凱
大年初四,除了採收黃豆,欽棟也示範他如何把黃豆從豆莢脫粒.
當天我們大概花了36人時採收了約200坪的黃豆,
更是浩大工程是接下來的脫粒與篩選.
跟您分享這學習的過程。
系列文章:在地黃豆採收與整理(一之四) 緣起
文&圖:孟凱

當天十二位志工,一人負責一畦.

近距離的看已經黃化乾枯的黃豆夾
為了說明清楚一些,來一張黃豆&豆莢&黃豆植株的藝術照吧:

植株長的這個樣子啦

打開其中一個豆莢,可以看到高雄選十號黃豆!

採收好的黃豆莢,先放在袋子裡面,準備搬運到樹合苑脫粒/篩選

欽棟示範脫粒第一步驟:用棍棒敲打豆莢植株

第二步驟:把敲打過後的豆莢植株放在過濾網

兩大袋滿滿的植株,可以脫出多少公斤的黃豆???


兩大袋的黃豆植株,大概可以取得四公斤的黃豆.

從早上七點半開始到十點半,十二個人同時操作:總共三十六人時,一共收了三十五袋,每袋大約五公斤的黃豆植株.
好好務農
三月24
孟凱

藏種於農行動工作坊
藏種於農,不只關乎農業發展、農民與糧食作物的生產方式,
更是生產者與消費者合作互信、尊重自然的一種生活態度與生存哲學。
誠摯邀請您,以實際的參與行動,
決定自己的未來,共創永續幸福的美好生活!
時間:2012年,每個月第四個星期日,上午9:00〜12:00
內容:石油農業&種子、參與式育種、買賣競爭型農業vs社群支持型農業…
地點:3/25(日):台中合樸教育中心
4/29(日):台北伊聖詩私房書櫃
5/27(日):新竹水木書苑
6/24(日):台北伊聖詩私房書櫃
費用:每人$300,提供《藏種於農》小書一本
繼續閱讀 »
好好務農
三月07
孟凱
務農部落活力芽菜課程(小滿班)的第一堂課程筆記.由綠藤生機的工作同仁來教課.這是務農部落的學務Maggie的筆記.活力芽菜課程已經接近尾聲,三月的市集會有成果展,手工廚房也同時有芽菜料理的教學,有興趣的朋友請這星期六(3/10)來市集看我們的學習成果與分享.
By Maggie 課程:2012/02/08 1:30—4:00
今天是務農部落第一班小滿班的第一堂課,冷鋒來襲又下雨,怡雯和偉哲從北部開車來,夥伴們也裹著厚衣來上課。

果然是年輕一輩的「農友」,準備圖文豐富的ppt,提綱挈領,先點出課程三大內容:
- 認識綠藤
- 芽菜三大好處&活體芽菜簡介
- 市面芽菜 vs. 綠藤的芽菜
認識綠藤:
開課前就讀過孟凱給的資料,也上youtube看了一步一腳印報導「綠藤」,但人總是喜歡聽第一手故事,我也很好奇,想知道年輕人好好的(主流價值定義的好),怎麼會想到來務農。
綠藤成立近兩年(2010年3月),已經申請出國的怡雯,在準備期間到橘子工坊幫忙(算是打工吧!)。和林碧霞老師朝夕相處,加上好奇寶寶個性,在觀察和提問中,看到自己想做的事。
怡雯:我想出國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現在就看到了做事的機會,何不馬上開始呢?
繼續閱讀 »
好好務農
二月11
tien
[編按]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不只是一首引人深思的禪詩偈語,更或許是農學生活的最佳寫照。但是,如今這幅雙腳踩進田泥、雙手親觸秧苗的人工插秧風景,卻幾乎只能在老照片裡看見了。可知道在這幅幾乎消失的人文地景裡,含藏了多少大地的風土訊息、老祖宗一代傳一代的傳統智慧?
文 / 楊淑華 文章出處:上下游新聞網
你知道嗎?台灣因為各地氣候造成生長情況不同,北部的秧苗和著育苗時的泥土當嫁妝一齊搬進水田,南部的秧苗卻把綠色的頭髮削去,才一株株的插進田裡。從插秧方式就能看出各地的文化差異,但唯一相同的是,手插秧的情景已經難以復見了。
周二晚間的廣林社區解說課程請到鍾舜文(鍾理和先生的孫女)來講鍾理和文學地景,將鍾理和文章中所曾經出現的和現在廣林地景做一個回顧與認識。其中一張老照片,是一排頭帶方巾的婦人在田間手工插秧的留影,資深導覽員老爹看到那張照片就回應了關於插秧的南北差異,也讓昏昏欲睡的我又起了精神來。照片中插秧的婦人腳邊的秧苗是放在盆子上,跟我在泰國的經驗稍有不同,在泰國體驗的插秧都是一整把一整把的放在田中,沒有盆子。而這個差異跟老爹稍後所言稍有雷同。
繼續閱讀 »
工作心得, 來去上學, 好好務農, 好文分享
二月01
tien
![clip_image003[6] clip_image003[6]](http://www.hopemarket.com.tw/wp-content/uploads/2012/02/clip-image0036-thumb.jpg)
2/7、14、21、28 星期二沙龍@合樸教育中心
2/8、15、22、29 活體生機芽菜班@合樸教育中心
2/11 合樸市集日@寶雲別苑
2/14 春播@合樸公田
2/7、14、21、28 星期二沙龍@教育中心
每個星期二,傍晚時分,如果你不小心或碰巧行經合樸教育中心,一定難逃撲鼻香味的勾引;那可能是從大夥兒正在七手八腳,一起準備晚餐的「共同廚房」傳來的飯菜香;可能是「公平貿易咖啡部落」的與林咖啡香;更可能是沙龍主題活動中,飽足心靈的馨香……
沙龍日期 |
主題 |
內容 |
備註 |
2/7 |
農友日:謝美麗(美麗的有機農場) |
認識美麗的有機農場 年柑製品:蜜漬橙皮,橘子清潔液製作 |
主持:Moment 莉貞 協助:好食光 柯亞,手工廚房 ㄚ雅 |
2/14 |
捨得日:布的再利用 |
二手衣服的再利用 |
主持:阿默 參與:所有夥伴 |
2/21 |
芳香療法 |
伊聖詩 芳香精油體驗課程 |
講師:伊聖詩芳療講師 來賓:黃副總 |
2/28 |
好好讀書 |
我與攝影 |
主講:欽棟 |
繼續閱讀 »
好好務農, 農民市集資訊
一月15
孟凱
文章 by Maggie 出處 08 一月 2012
 |
2011/11/17 花椰菜&高麗菜@務農部落的公田
|
9月份在公田裡種下的菜苗,到了11中旬大部分安然度過危險的baby期,正努力成長茁壯中,番茄也開始開花結果。欽棟大哥看了看說:ㄧ月市集應該可以拿去賣。
「市集!」本來還在努力分辨花椰和高麗菜的我,聽到可以去市集玩,心不禁雀躍起來,想像著我們這些兼職農夫向消費者介紹這幾個月的努力成果。
務農部落有三個產銷班,各有特色,怎樣可以有共同的標記呢?和夥伴們討論後決定要自己來染布,製作頭巾。市集當天看到綁頭巾的人就知道是務農部落的人啦!
染布的歷史淵源久遠,有不同的技法、花樣,雖然我們都是新手,卻願意從頭學習,效法老ㄧ輩的人,從大自然中去創造。
在這要非常感謝宜諶和Amy, 這次他們負責蒐集資料、備料,甚至拜訪華德福璞石幼兒園負責手工教學的小如老師,請教染布的方法。
尋尋覓覓以及在家試染之後,我們決定採集公田裡的芭樂葉作為染材。芭樂葉染出的顏色是土黃色,是大地的顏色,象徵著生命的來源。
好,就來染布吧!
繼續閱讀 »
好好務農
一月04
孟凱
編按:這是環資協會的靜蕙採訪有關合樸結合五個團體一起推動的「藏種於農」專案,此專案已經籌畫一年,目前已經開始在合樸夥伴們做教育訓練,預計四月地球日正式對外.
by 廖靜蕙
December 22,2011 文章出處
「藏種於農」就是指農民保種,台大農藝系郭華仁教授表示,農民留種自用是萬年來的習慣,也是在各地方創造出千萬種適地品種的基礎。合樸農學召集人陳孟凱結合了5 個團體,發展「藏種於農」計劃,將結合有機稻米與大豆輪作,不僅以雜糧的種作提升糧食自給率,更計畫培養出適合台灣、甚至花蓮或台中等地適合的強韌品種。
「一個種子要育種能成為適應當地土壤的種子,至少需要8代才能穩定,更保守的說法是12代。」陳孟凱以30年的時間來看待這個計畫,9年是最低門檻。

藏種,
一個塵封的技術,
一位關心台灣農民、對種子自主權擁抱熱情與理想的學者,啟發了一位實幹的農學者,結合了願意長久陪伴的企業,啟動了一個計劃、無數個行動,重新寫下台灣農民藏種育種的故事。
繼續閱讀 »
好好務農
12月22
孟凱
編按:這篇文章第一次轉載是在2008/10/14,當天早上和務農二班畢業學員在公田挖排水溝渠,這是好的田地不可輕忽的基礎工程,記得去公田的路上讓思緒與自然呼應,有些小小體悟,雖然粗淺卻也開心.這三年來,對於務農這件事情,自己有很多的起伏與體悟,尤其是對於「自給自在」的想法與做法,這是合樸對於未來有關於務農的重要發展方向.
這篇文章的上集請看:【好文共享】為什麼要教孩子務農?(上)
文:阿不 出處:為什麼要教孩子務農(下)
儘管尚未爭取到任何政府或民間單位的補助,儘管要自掏腰包買農具、買種子、買資材,也希望把「校園農園」執行下去,因為我深信:「民以食為天」的道理不會改變,農之事就是人之事,人之事便是身體的健康,與生命的延續。
然而對遠離泥土、迷失在數位生活中的現代人來說,這根源於土地,茁壯於陽光和雨水中的「農事、農學與農藝」,已不再是單純的翻土、播種和收穫的過程,當自己泥足深陷的踩入農的世界中時,「農事」可以成為每個人進入自然的鑰匙,「農學」能幫助人們重新找回與土地的連結,「農藝」更是能夠鍛鑄人心的藝術,它可以給予每個「從農者」人生最重要的生命體悟,讓人們尋獲永不枯竭的幸福泉源。
這是我花費了30年光陰,終於恍然大悟的真理。

計畫已然啟動,
一切並不如想像的美好、順利;
即使如此,
播種之後,
在等待新芽破土的一刻,
33歲的男人覺得,
即使花上一輩子,
都值得。
3月開始,晃眼已到春分,也代表著春天已經過去一半。
猶記得3月初在學校的農學課裡,一開頭即在黑板上寫下「時間」兩字。對農人來說,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是翻耕、插秧的季節;是培育幼苗的季節,錯過了這一刻,後續的農事工作將會變得亦發困難。對於生長期較長的作物,愈晚播,愈容易在收成時遭遇颱風;愈晚播,在氣溫快速上升後,某些種子便發芽不易;愈晚播,當天氣轉為炎熱,土壤水分蒸發加快,對根系還未伸展完全的小苗來說,一不小心便要枯死。
因此,我們在3月初的第一堂課是:「時間」。
繼續閱讀 »
好好務農
12月21
孟凱
編按:最近在準備這個週末要在永安國小舉辦的【培訓課程】飲食與農耕導入校園 ,想起阿不投入校園農園計畫,於是找出這篇阿不三年多前的文章(第一次在合樸網站轉載此文是2008/10/9), 歡迎對飲食與農耕導入校園有興趣的夥伴,這個週末到永安國小來一起學習.
文: 阿不 出處:小社工筆記 為什麼要教孩子務農

在目前工作的基金會裡,積極的推動著一個「校園永續生態農園」計畫,雖然有許多面向能夠用來介紹這個計畫,但簡單的說:就是教小朋友在學校裡種菜、堆肥、務農。
回憶童年在鄉間的生活,即使沒有電視遊樂器、各種零食、最好的食物總是拜拜後能吃上一塊沾了醬油的白斬雞,但那樣的童年為何回想起來總是充滿快樂?我想是因為鄉下地方有山、有水,有可以跑跳的田野,有可以躲藏的稻草堆吧!記得當農藥還沒那麼流行的時候,每年夏天農田剛放水翻耕、等待插秧的時候,一方方水田波面如鏡、風吹過常捲起陣陣漣漪,這時總能夠下到田裡撿拾到許許多多夏日晚間、躺在晒穀場上看星星時的最棒零嘴--田螺。
但那時候的自己並未曾想過要種菜、要務農,反正快樂的日子似乎無窮無盡;然後時光彷彿在自己還玩著躲貓貓、還趴著牆壁默默從一數到十的時候便偷偷溜走、躲藏了起來,猛一回頭卻發現自己三十已過,這才如夢初醒的深深了解到,那逝去的童年生活、那樣的成長環境是如此美好。
繼續閱讀 »
好好務農
12月16
孟凱
編按:原定本周舉辦的【飲食與農耕導入校園】工作坊,因為跟教育部申請教師研習時數的關係,整個課程改道12/24(六)&12/25(日)舉辦,地點仍然在永安國小.課程正式名稱是「2011年校園種子保存與農耕種子教師培訓計畫」.培訓課程是由樸門學會與永安國小主辦,合樸協辦.
教育部研習時數已經通過,兩天可以有14小時研習時數!詳情請洽楊興豐:0938-726-899.
課程的內容主要是分享過去三年來合樸在校園推動飲食與農耕的經驗,合樸與永安國小互動最多,兩天課程中分別邀請教務主任吳金銅分享永安國小的有機種植教師專業社群創立與運作經驗,從2008年開始,永安國小低年級同學每年都有實際種植蔬菜(包含相關的居家堆肥…等),我們請陳美文老師來分享他們這三年來累積的經驗與學習.
(左)2008年十二月,永安國小二年級同學到公田種植蔬菜(右)孟娟老師跟她帶的二年級同學一起種地瓜 2011年十月
另外,孟凱會分享在其他學校的經驗,包含明道普霖斯頓、蒲公茵幼稚園、經典幼稚園…等.下午的課程都是實作課程,12/24星期六下午請到樸門的慧儀來帶領厚土種植法.12/25有稻米種子相關的實作(細節請看以下研習課表)
研習課表
|
12月24日,週六
|
8:30-9:00
|
報到、相見歡
|
9:00-11:00
|
校園能為食物里程做什麼? 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 理事陳孟凱
|
11:10-12:00
|
【在地案例】有機種植教師專業社群 永安國小 教務主任吳金銅
|
12:00-13:00
|
蔬食養生午餐 (合樸食器貸出)
|
13:00-14:00
|
【影片欣賞】「我們的種子(Our Seeds)」
|
14:20-16:30
|
【校園實作】有效利用在地資源的厚土種植法 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 常務理事江慧儀
|
|
12月25日,週日
|
9:00-10:00
|
種子保存─消費者的參與式育種 合樸台灣米部落 孫崇傑
|
10:10-11:00
|
種子保存DIY -脫穀、輾成糙米、選種 合樸台灣米部落 孫崇傑
|
11:10-12:00
|
【在地案例】永安國小低年級有機栽種課外教學 永安國小教師 陳美文
|
12:00-13:00
|
蔬食養生午餐 (合樸食器貸出)
|
13:00-14:20
|
認識台灣米【品種與風味】 合樸台灣米部落 蔡淑娟
|
14:30-16:00
|
品種與風味DIY:米奶酪、三角飯糰 合樸台灣米部落 蔡淑娟
|
16:00-16:30
|
【回饋時間】校園與社區行動之討論分享 永安國小、合樸農學市集、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 共同主持
|
報名方式
即日起,透過以下方式向「合樸農學市集」報名, 額滿為止。
繼續閱讀 »
好好務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