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二月, 2008

3/8(六)市集,部落學童「校園有機日」義賣

這是布農族的「畫曆」以類似象形字型之符號,記載農事、出獵等行事: 布農畫曆的故事是傳說中布農族曾經有文字,但不幸在一場大洪水中,負責保管文字的哥哥竟將文字流失了,從此布農族人便失去了文字。一直到日本治台時期1937年,學者自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一位族人Talumma-bungzavan家中發現的一塊木雕畫曆...

繼續閱讀 »

10 篇留言 »農民市集資訊

3/2志工聚會如何去?

環保餐具(歡迎上網留言:你要帶的菜) 共乘地點:#1文心路,中港路口的愛買&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amp#160 #2惠來路跟西屯路口 集合時間:10:30 美麗有機農場&amp#8211台中縣石岡鄉龍興村食水嵙巷9-1號,電話:0921-395019,石岡過情人木橋7-11右轉往新社約2公里,看到龍興宮招牌右轉,過食水嵙橋爬坡左轉,直走過七星橋右轉即到(我們將要用共乘方式與定點集合後,再一起去美麗家. 走國道4號往東勢方向到底左轉豐勢路(或由豐原市區方向走豐勢路) 過情人木橋看見往新社的路牌(準備右轉) 繼續閱讀 »

4 篇留言 »產地拜訪

Stroud

編按:在旗美社大的網站(農村是一所學校),看到阿蘭妹介紹她朋友水瓶子旅遊英國的文章,水瓶子提到在Stroud城市簡介裡,當地政府把農民市集當成重要地標之一來特別推薦給遊客,這讓我回憶起住在美國多年裡去過的農民市集,大環境不同,國外的農民市集和合樸農學市集有很大的差異,因為國外沒有台灣這種固定的傳統市場(菜市場或黃昏市集),因此政府提供資源給市集來讓小農或藝術家可以有一個市集.

Stroud的城市旅遊介紹,右上角就是Farmer’s Market

我個人經驗是國外的市集和我們推廣的合樸農學市集有很大的差異性....

繼續閱讀 »

我要留言 »農民市集

TVBS的合樸介紹–You

TVBS一步一腳印的合樸專訪(09/18/2007),網友Jerry(治安)錄下來並且轉檔上傳至Youtube!因此沒有收看到的朋友或新進的朋友可以在Youtube平台上認識合樸.

Jerry的用心與支持好讓我感動!我拜託幾個朋友錄影,但是很可惜他們的錄影設備都太久沒有用了,因此很遺憾沒有錄影成功,謝謝Jerry!我好高興能夠為合樸留下紀錄!

因頻寬和考量畫質關係分為三段 網址如下:

Part 1: TVBS一步一腳印-合樸1
Part 2: TVBS一步一腳印-合樸2
Part3: TVBS一步一腳印-合樸3

Dear Jerry, 希望下次的農民市集(10/13)你能來玩,我希望當面謝謝你!

–>

5 篇留言 »好文分享

召募【青芽兒】雙月刊訂戶

草葉集環境散發出穩定、祥和讓心都暖了起來。 作者:台灣百合工作室 文:舒詩偉 繼續閱讀 »

9 篇留言 »產地拜訪

農民市集

談到農民市集,網友們可能不知道,旗美社大是台灣農民市集的的先驅者,他們已經在南部舉辦過幾次的農民市集,去年二月合樸農學市集還在籌畫階段,正揚和旗美社大的夥伴專程來台中,協助我們討論市集的企劃:請閱讀:

文:阿蘭妹 02/21/2008 原文請看: 繼續閱讀 »

我要留言 »網站連結

嘉義秀明自然農法之水稻栽培

瘦瘦的國信,精力十足的投入台灣永續農業文:余國信 繼續閱讀 »

3 篇留言 »好好吃飯

《農民私塾筆記》第二課:育苗與水管理

編按:課程介紹與筆記作者凱西的背景在

壯苗七分收

育苗是插秧前的重要工作,而苗的強健與否更是能否順利收成的關鍵;幼苗若是過於孱弱,插秧後很快地便拼不過生長力旺盛的雜草,吸收不到養分。如果幼苗在養成階段就具備強健體魄,便可彌補生長力遜於雜草的先天不足。所謂「壯苗七分收」就是說苗育得好,等於有七分收成了,剩下就靠田間管理的部分。

大部分的農民並不自行育苗,而是直接向種苗商購買秧苗,時機到了之後直接以機械插秧。然而,一般種苗商為了量產,同時便於機械插秧後不需補插,而採取高密度種植,一片秧苗播種300至400公克,因此幼苗都是在通風不良、陽光不足的環境中成長,溫度較高易生蟲害,同時也無法盡情的行光合作用,不免體能和免疫力較差,也就難以抵抗…

繼續閱讀 »

我要留言 »好好務農

楊儒門邀馬謝

編按:透過美濃的正揚安排與認識,楊儒門來市集幾次,和這裡關心台灣環境與農業出路的朋友互相切磋學習,這裡轉載一篇中時電子報報導一群朋友和楊儒門一起邀請馬謝談台灣農業生路.

附註:正揚在環境/社區/農業/社運有著多年投入與堅持,是我佩服的先驅者,也感謝正揚遠從美濃帶媽媽來合樸教導醃蘿蔔,各位如果想回顧請閱讀:今年,我們家,醃蘿蔔了嗎?轉載:[品嚐鄉愁] 典藏漬品蘿蔔 輕裝上市 — 美濃味增黃豆醬醃蘿蔔,等文章

01122008a-092yangzm.jpg

關心台灣農民的楊儒門在一月市集,和東海和平咖啡的育達與溪底遙的小非聊聊台灣農業的未來..

摘錄自2008年2月18日中時電子報台北報導

一分耕耘若不等於一分收穫,農民的心情會如何?農運人士「白米炸彈客」楊儒門說,藍綠陣營與總統候選人發表的「口水」比政見多,雖然雙方網站已公布農業政策,但他更期待馬謝二人能親口表述對台灣農業未來的主張,以提供台灣農業一條生路。

除了楊儒門,「穀東俱樂部」賴青松、「梨山阿寶」李寶蓮及綠色陣線協會等保育團體17日都出席參加「給台灣農業及土地一條生路」活動。楊儒門表示,台灣農業若缺乏以台灣為主體的整體性政策規畫,任由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國際談判而予取予求,台灣糧價將隨國際價格任意漲跌,威脅國人糧食安全,甚至良田變荒地,農村凋零,生態受汙染,進而斷送後代子孫與台灣傳統歷史、文化的連結。

他說,生存在這塊土地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共同承擔、深思,並提出具體解決之道。他希望馬謝二位總統候選人能以對話方式,表述他們的農業與土地政策主張。

從事有機米耕作的賴青松說,法國人一手賣精密工業的幻象戰鬥機,另一手賣農業的陳年葡萄酒;日本人一邊賣汽車,一邊大賣頂級味噌、醬油。顯示人的生命與飲食脫不了關係,食物的另一端更緊緊與土地相繫。

反觀台灣農業現況,賴青松沉重地表示,餵養整個社會的農民已面臨走投無路且毫無尊嚴,只能睜眼被消費市場無情壓榨。他建議,未來的執政者應針對台灣農業的休耕政策、《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有機農業與小農認證等議題,發表想法與政策藍圖。

–>

我要留言 »其他農友訊息

中興大學農民市集參訪

興大市集在很多大樹下,很自然的環境,令人愉悅的採購情境 繼續閱讀 »

5 篇留言 »其他農友訊息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