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七月, 2010

【託播】大腳小腳遊霧峰

編按:絲田水舌的小毛跟小倩協助辦了一個有關認識霧峰的活動,介紹給大家:

大腳小腳遊霧峰   文/淑娟 攝影/林傳育

各位合樸伙伴大家好,炎炎夏日,相信各位家長一定為了小朋友的學習體驗活動用盡心思,今年在霧峰農會四健會的舉辦之下,要帶小朋友認識蘊含人文珍寶豐美之鄉-霧峰。

 clip_image002

第一天,霧峰農會菇類文化館,讓大家從生活飲食中,感受霧峰特有產業-菇類的生產、研發技術,一次感受到菇類多樣用途以及在生態界所扮演的重要地位。

clip_image002

午餐享用霧峰農會菇類風味餐之後,緊接走訪省議會內的議政博物館,則可讓小朋友感受到議會參與國家決策的歷史空間與發展演變。接著若喜歡音樂的小朋友更是不能錯過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的交響樂音樂館,在這裡除了可以看到許多樂器的演變,還有可以讓小朋友模擬交響樂指揮家,親自揮舞一番,或者是聽聽看各種樂器、音階之不同。

clip_image004clip_image006

傍晚,則要帶大家一同感受霧峰桐林社區生態之美,聆聽傍晚貓頭鷹呼呼聲,享用由社區媽媽準備的田園美食餐點,並動手運用木頭、果實、種子,創作出妳心目中森林小精靈。

繼續閱讀 »

我要留言 »產地拜訪, 農友報導

換工學習製作麵包窯(三)-窯烤麵包&Pizza初體驗

紀錄 :莉貞 

經過了漫長的等待(請參閱6/27、7/3換工學習製作麵包窯一、二),我們辛苦作的麵包窯終於要啟用了,一想到美味的窯烤麵包,大夥兒都忍不住想流口水啦!當天的好天氣跟大家的心情一樣晴朗,非常適合製作窯烤麵包&Pizza!

首先,今天的重頭戲:製作美味的麵糰!生火組的夥伴留在原地劈材生火,我們麵糰組(雪華、淑娟、欽棟、阿布、YOYO、湘珮&我)就跟著阿芳到阿不家學習做麵糰!

DSC03770

阿芳(中立者)為大家示範如何製作麵糰

繼續閱讀 »

4 篇留言 »工作心得

【轉載】莫怨蒼天變了心──森林土壤的哀歌(下)

編按:對於土壤如何影響一個文明的興衰,當我接觸土壤與農業越多,越相信土壤的退化與衰敗會決定一個文明的消失.邱博士的文章也呼應的小島慶三的著作「農業與文明」,我們一起來了解土壤的重要吧.

變色的文明

作者:邱志郁(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4773954400_d79850d245_o

「國在山河破,城春草不生」

圖片來源:邱志郁
圖片說明:倘若杜甫回到現代的時空,難道不會有如此的感慨?山區道路沿線種植的檳榔樹,終於催索了家園和基業。

消褪的古文明

世界上著名的文明起源,包括中亞的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埃及的尼羅河、中國的黃河流域,幾千年前都曾經在人類歷史上閃耀燦爛光輝,如今這些地區在世界舞台上早已無足輕重。

西元前3000年,在中亞的兩河流域定居的人類,已使用文字和建構城邦的社會形態。當時環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山區,具備茂密的森林,涵養穩定的水源供應灌溉系統。肥沃的土壤,支持豐饒的農業生產。隨著人口繁衍,逐漸往上游地區發展,砍伐森林、墾殖山坡地,開啟土地劣化的肇端。伴隨著山林的土壤侵蝕沖刷,泥沙填高了河床,造成洪水頻繁。灌溉水路的疏濬工作,也成為施政的沈重負擔。再則為該地區原本就較為乾旱,在喪失森林涵養水源的功能之後,加速生態劣化的腳步。最終的結局,人為力量無法再和自然對抗,農地的水源供應短缺,鹽類累積在土壤表面,妨礙農作物生長。農業的生產力衰退,由高度繁榮走向蕭條沒落。

繼續閱讀 »

4 篇留言 »好文分享

莫怨蒼天變了心──森林土壤的哀歌(中)

編按:延續【轉載】莫怨蒼天變了心──森林土壤的哀歌(上),協助朋友認識維護土壤的可貴.

涓涓訴衷情──森林土壤的保水和防洪機能

作者:邱志郁(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4773316181_95fab95a93_o 4773954286_66e272dd95_o

道路 嗜血的快刀手
背負滾動的急切
磨蹭更鋒利的貪婪
舔拭台灣背脊深長的傷

圖片來源:邱志郁 圖片說明:新中橫公路開通至今,沿線的墾殖活動,已掀起濁水溪上游林相的巨大改變。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台灣最大的樟樹神木,已岌岌可危。神木前的土地公廟慘遭土石衝擊,連神像自身都難保平

 

孔徑的生成

土壤構造──孔隙,維繫土壤健全機能的優雅情懷,卻存在脆弱的體質。

過度踩踏之類的人為活動,會造成森林土壤喪失構造,退化成類似公園緻密、缺乏孔隙構造的土壤。

森林土壤,不僅止於提供漫步時的飄然想像,更攸關生活上切身的水源供需與國土保安。

仔細檢視森林的土壤層次結構,在地表上堆積著枯枝敗葉的腐植層,緊接著是深色、含有高量有機質的土壤表層,然後是色澤較淺、有機物含量較少的底土層,更下方則是初步風化的岩石碎屑。

森林的各個土層中,包括枯枝落葉堆積、小動物挖掘、樹根腐爛,構成大小不等、形狀互異的各種孔洞管道。加上由土壤團塊所構築的纖細孔隙,共同撐起了地面下超乎想像的空間。尤其在土壤表層,孔隙可高達整體體積的70%。這些曲折而分歧的孔徑,多少維持相通的狀態,提供了土壤中良好的通氣、透水性質,同時也具備相當程度的保水效果

繼續閱讀 »

3 篇留言 »好文分享

【轉載】農民的價值

編按:今早上了美麗的部落格,看了這篇文章很有感覺。打電話給美麗,跟她說要將文章放在合樸的網頁上跟大家分享,她說:「好」,問她現在在哪裡?她說:「剛才在報到有點吵!她正在豐原要上朋友介紹有關藝文的課」。美麗就是這樣一位認真學習的農友,認真的想把芭樂種好,認真的作每件事,也認真的關心台灣農友的未來。

農民的價值   文:謝美麗     出處:美麗的有機農場

今天小毛帶一群基層公務人員來,希望我分享種植有機的甘苦談。老實說我並不想說我從事有機的心路歷程,我覺得如果只是說一個故事,對於這些幫人民工作的基層公務人員,充其量只是在聽一個故事,感動一下而已,對於整個農民價值的提升到底有多少?所以,我思考很久,我不想分享故事,我希望這些辦理農務的基層公務人員能了解農民,真正看到農民的需求,不要盡做一些讓農民看了就傷心的政策,也許這些人沒有決策權,但希望藉由他們來反應農民的心聲給高層知道,進而讓農業更好。

繼續閱讀 »

1 篇留言 »好好務農, 農友報導

換工學習製作麵包窯(三)–退沙及初次的窯烤

編按:今日再次來到林口阿不的家,作最後一次的換工學習,內容有窯體補強、退沙、麵包製作、生火、烤披薩、烤麵包。阿不先向大家解說今日的工作項目,並讓上次有參與的夥伴看一下如何退沙。接下來便兵分二路進行(不對應該是三路),一組以女生為主跟著阿芳去到阿不的廚房製作麵糰,一組以男生為主跟著阿不負責退沙、準備升火的木材,最後一組就是小朋友-立即開始玩。

IMG_4096_1   DSC03761

從上次窯體完成後,阿不會不時檢查外觀,並做補強的動作 窯體四週的黏土會有些許龜裂要用木板拍實再糊上窯土捕實。

IMG_4102_1

一群人看著窯口聽阿不說明挖沙

繼續閱讀 »

5 篇留言 »工作心得, 好好吃飯, 合力造屋

【轉載】莫怨蒼天變了心──森林土壤的哀歌(上)

編按:在合樸公田開始學習務農,對於土壤的特質有著很濃厚的興趣,觀察作物在裸露表土與稻草覆蓋的農地,體會適當的覆蓋表土的重要:

  1. 減少雜草發芽
  2. 維持土壤溫度穩定(夏天:減少高溫曝曬,冬天:減少寒流對土壤衝擊)
  3. 保持溼度(減少水蒸發)
  4. 覆蓋物腐爛之後成為有機質
  5. 減少雨水沖刷表土
  6. 表土不會太快硬化(雨水加上陽光曝曬,表土很快就硬掉了)

土壤的特質深深的讓人著迷,看到邱博士寫的文章,對於土壤的重要性有深刻的描述,專業的說理中帶著感性,推薦給朋友.

地老情不荒──森林的敦厚情懷

作者:邱志郁(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文章出處

4773954504_6d9b347a42_o 

明知 註定要分離
縱使一切只能留待回憶
我珍惜記取 這份真誠
面對命運的境遇
圖片說明:變動劇烈,再則地形陡峻,高山森林的立地條件脆弱,經不起干擾。

輕柔漫步

即使不是堆滿落葉的深秋,走在森林裡,都可以感覺到從腳底下傳來的浪漫。走在不同的森林裡,腳底有著不同鬆軟的體驗,愉悅卻同樣地湧現心田。

繼續閱讀 »

2 篇留言 »好文分享

地產地銷的社區農夫市集–虎腳庄農夫市集

文/莉貞
7/25(日)外埔鄉永豐村虎腳庄農夫市集要開幕了,水尾山自然農園的仲杰善用在合樸參與市集活動的經驗提供協助,6/12也帶農友來到合樸農學市集參訪了解實際運作;這個市集可貴的是由永豐村村內的農友自行組成的,從籌備、參訪到實際運作都是在地小農們自己參與規劃,為的就是要實踐地產地銷的社區支持型農業,在自己的村子裡有自己的市集.

 邀請01 
仲杰全家(出處                      點選可放大

再透過市集活動凝聚村民,大幅縮短食物里程,也透過面對消費者讓農友重視耕作與用藥的安全性,省思農業與環境的關係,所以市集不只是交易,而是因著農作物與土地的感動,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在耕作面積不斷縮小的這片土地上,這樣的理想是值得被鼓勵的,若您是在台中縣市附近的朋友,這個週日有空就過去看看吧!

繼續閱讀 »

9 篇留言 »活動託播

【課程】當小農夫遇到生命繪本–志工媽媽玉華和Maggie

編按:小農夫遇到生命繪本課程有許多合樸志工媽媽的幫忙,還有志工爸爸(務農四班的乙新協助興豐把準備要種植番薯的田已經整理好了),我們來看這些熱心的父母們如何一起來為小朋友創造一個有趣的生命繪本學習.

玉華是務農四班的同學,合樸和四健會合作開發務農繪本課程,請玉華幫忙做了一些手工書的範例…

R0015796 
文武雙全的玉華:(上)她另外做的簡易手工書(下)她背起割草機把準備種植地瓜田旁邊的草除去,方便孩子們的學習.
R0016100cutgrass

 

另外志工媽媽Maggie也給生命繪本課程很多幫忙,Maggie從事幼兒教育,除了課程設計請她協助,同時也到她的學校去參訪小朋友的作品…

R0015967 R0015976
(上左)Maggie說明小朋友的拼貼作品在手抄紙(上右)和孩子檢查「手做葉脈化石」
(下)葉脈化石:未上色與上色,都是Maggie學校小朋友的作品

R0015975 R0015974small

剛好Maggie在學校部落格紀錄了小朋友的學習,轉載與朋友們分享.

繼續閱讀 »

2 篇留言 »好好務農, 好文分享

【課程】當小農夫遇到生命繪本–繪本老師幸玲

編按:延續【課程】食農教育營:當小農夫遇到生命繪本 by 四健會&合樸【課程】當小農夫遇到生命繪本–楊桃叔叔的叮嚀(課程細節,介紹課程的繪本老師廖幸玲(Esther,她朋友都是如此稱呼她).

透過荒野保護協會的玟蒨認識幸玲,她目前工作很多元,是英文繪本講師、「一間至善」安心教室繪本藝術講師、設計講師、台中誠品生活美學館體驗教學講師,這個暑假七到八月她在公益路勤美誠品地下二樓的台灣工藝美學概念館有課程,細節在附錄.

R0016075

(上)Esther在教育中心一起討論課程細節,課程確認內容請看:【課程】當小農夫遇到生命繪本–楊桃叔叔的叮嚀(課程細節
(下)這是Esther的一些拼貼(Collage)的作品,拼貼是一種方式來做繪本,我們在第三次課程會使用這個方式.這個作品利用素材,可以看到海洋與陸地的婚禮…還是上課後有機會讓Esther自己來說明她的創作吧.
R0016065 R0016072

繼續閱讀 »

我要留言 »工作心得, 好好務農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