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十二月, 2011

看不見的故事――11月合樸農學市集@CMP BLOCK (下)

編按:接續看不見的故事…@CMP BLOCK (上),上集是十一月市集後就刊出,結果下集居然晚了一個月,我是個疏忽的編輯,對作者與讀者道歉.

文:麗卿

將近三年前,因為採訪,因緣際會認識了合樸,因為編輯的本能與「衝動」,自告奮勇記錄合樸的點滴;也因為觀察與紀錄,暨投入又抽離,從活動現場、從檔案照片、文字資料,一路觀照合樸的變化與成長。而這些變化與成長,就在這次市集活動中,以文字,以圖像,紛然呈現。

看著這幾個月以來日夜「奮戰」的成果掛上牆面,看見很多人在閱覽,心裡還真有點小小成就感,不只為自己,也為合樸,因為,這可是合樸四年多以來點滴累積的成果!呵呵,對我這小志工來說,其中最大的「成就感」,莫過於「逼著」老大一起整理出了合樸四年多以來的大事記。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整理合樸大事記,彷彿順著時光的河流,和合樸一起蜿蜒行舟,沿途,看見了合樸一路行經的風景,有燦爛的陽光普照,當然也偶有陰雨烏雲;然而,教人精神抖擻、心曠神怡的是,行走的路途愈來愈開闊,風光明媚的盡頭,隱約可見!

繼續閱讀 »

4 篇留言 »農民市集

【轉載】因應氣候變遷 21種原生蔬菜報到

編按:想要在公田開始規劃種植原生蔬菜,因此開始閱讀相關資料,上週末的校園農耕工作坊有同學拿了他們留種的黃秋葵種子(也是原生蔬菜),好有心,令我好開心又感動!

這篇文章說明是農試所開始推廣的21種蔬菜.

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本報2011年12月16日台北訊

根據亞洲蔬菜中心統計,全世界已知約有3萬多種植物,其中有3000多種被人類運用。本報日前報導,農試所最近提出新計畫,在3000多種可供利用的植物中,找出全球變遷下使命必達的小兵,讓台灣在今年APEC大會大放異彩。

農試所最近再針對氣候變遷7種情境,耐溼、耐鹽、耐熱、高營養、耐乾旱、耐陰與耐寒等,各選出3種原生蔬菜做對應,共21種,分別是莧菜、葉用黃麻、黃秋葵、角菜、明日葉、茼蒿、蕹菜(空心菜)、茭白筍、落葵、藤三七、葉用甘藷、紫蘇葉、馬齒莧、青葙、非洲芥藍、溝菜蕨、山蘇花、山芹菜、辣木、香椿與赤道櫻草。

6470847371_ee6b1548ec

原生蔬菜好處多 資訊流通讓消費者青睞

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郭華仁對於農試所推廣原生蔬菜表示肯定,這些蔬菜都是「非主流」農產品,所幸大多數都有人種或可在市面上購得。他認為,推廣原生蔬菜,還是要靠資訊的流通,讓消費者了解原生蔬菜的價值,願意種植的農民有管道取得種子,會比光靠政府推動有效。

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蔬菜系主任王三太也說,除了少數幾種蔬菜種苗比較難取得,大多數的原生蔬菜有些早已在市場流通,只是民眾不了解其價值;有些蔬菜種苗只要詢問也應該可以在種苗公司購得。有意願種植的農民都可以與農試所洽詢,甚至可以索取市面未流通的種原。

正視暖化糧食安全 入侵種應謹慎評估
繼續閱讀 »

我要留言 »工作心得

【好文共享】為什麼要教孩子務農(下)

編按:這篇文章第一次轉載是在2008/10/14,當天早上和務農二班畢業學員在公田挖排水溝渠,這是好的田地不可輕忽的基礎工程,記得去公田的路上讓思緒與自然呼應,有些小小體悟,雖然粗淺卻也開心.這三年來,對於務農這件事情,自己有很多的起伏與體悟,尤其是對於「自給自在」的想法與做法,這是合樸對於未來有關於務農的重要發展方向.

這篇文章的上集請看:【好文共享】為什麼要教孩子務農?(上)

文:阿不 出處:為什麼要教孩子務農(下)

儘管尚未爭取到任何政府或民間單位的補助,儘管要自掏腰包買農具、買種子、買資材,也希望把「校園農園」執行下去,因為我深信:「民以食為天」的道理不會改變,農之事就是人之事,人之事便是身體的健康,與生命的延續。

然而對遠離泥土、迷失在數位生活中的現代人來說,這根源於土地,茁壯於陽光和雨水中的「農事、農學與農藝」,已不再是單純的翻土、播種和收穫的過程,當自己泥足深陷的踩入農的世界中時,「農事」可以成為每個人進入自然的鑰匙,「農學」能幫助人們重新找回與土地的連結,「農藝」更是能夠鍛鑄人心的藝術,它可以給予每個「從農者」人生最重要的生命體悟,讓人們尋獲永不枯竭的幸福泉源

這是我花費了30年光陰,終於恍然大悟的真理。

20080413003459DSC_2397_thumb

計畫已然啟動,

一切並不如想像的美好、順利;

即使如此,

播種之後,

在等待新芽破土的一刻,

33歲的男人覺得,

即使花上一輩子,

都值得。

3月開始,晃眼已到春分,也代表著春天已經過去一半。

猶記得3月初在學校的農學課裡,一開頭即在黑板上寫下「時間」兩字。對農人來說,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是翻耕、插秧的季節;是培育幼苗的季節,錯過了這一刻,後續的農事工作將會變得亦發困難。對於生長期較長的作物,愈晚播,愈容易在收成時遭遇颱風;愈晚播,在氣溫快速上升後,某些種子便發芽不易;愈晚播,當天氣轉為炎熱,土壤水分蒸發加快,對根系還未伸展完全的小苗來說,一不小心便要枯死。

因此,我們在3月初的第一堂課是:「時間」。

繼續閱讀 »

2 篇留言 »好好務農

【好文共享】為什麼要教孩子務農?(上)

編按:最近在準備這個週末要在永安國小舉辦的【培訓課程】飲食與農耕導入校園 ,想起阿不投入校園農園計畫,於是找出這篇阿不三年多前的文章(第一次在合樸網站轉載此文是2008/10/9), 歡迎對飲食與農耕導入校園有興趣的夥伴,這個週末到永安國小來一起學習.

文: 阿不 出處:小社工筆記 為什麼要教孩子務農

show_img.php

在目前工作的基金會裡,積極的推動著一個「校園永續生態農園」計畫,雖然有許多面向能夠用來介紹這個計畫,但簡單的說:就是教小朋友在學校裡種菜、堆肥、務農。

回憶童年在鄉間的生活,即使沒有電視遊樂器、各種零食、最好的食物總是拜拜後能吃上一塊沾了醬油的白斬雞,但那樣的童年為何回想起來總是充滿快樂?我想是因為鄉下地方有山、有水,有可以跑跳的田野,有可以躲藏的稻草堆吧!記得當農藥還沒那麼流行的時候,每年夏天農田剛放水翻耕、等待插秧的時候,一方方水田波面如鏡、風吹過常捲起陣陣漣漪,這時總能夠下到田裡撿拾到許許多多夏日晚間、躺在晒穀場上看星星時的最棒零嘴--田螺。

但那時候的自己並未曾想過要種菜、要務農,反正快樂的日子似乎無窮無盡;然後時光彷彿在自己還玩著躲貓貓、還趴著牆壁默默從一數到十的時候便偷偷溜走、躲藏了起來,猛一回頭卻發現自己三十已過,這才如夢初醒的深深了解到,那逝去的童年生活、那樣的成長環境是如此美好。

繼續閱讀 »

4 篇留言 »好好務農

參與、合作與信任:從『部落e購』案例思考如何創造消費信任關係?

編按:最近有機會和原促會一起到苗栗縣幾個部落協助部落市集的籌畫,只要去部落都盡量停留比較長的時間,能夠和部落在地推動人士聊聊,走走部落體會部落的經濟面,社會面與文化面,希望提供關於部落市集規劃的建議,能夠適用,十二月初也到花蓮和世展會從事部落產業的同仁分享透過社群運作(社群貨幣)的學習,漸漸地一點一滴的和原住民部落有更多的連結.

本文為2011年10月29日、30日所舉辦的「2011 年南島民族國際會議:觀光與傳播」系列整理文章,整理部落產業發展的經驗,以及對部落文化傳承的意義。在88news.org 有系列報導共四篇,本文為系列之2,由「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秘書長金惠雯介紹「部落e購」的案例經驗,由記者整理記錄。閱讀其他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文/柯亞璇 on 十一月 18, 2011

前言:

成功將南投布農族TOYOkA葡萄打造成冠軍品牌的「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秘書長金惠雯表示,從「部落e購」的發展經驗出發,透過輔導原住民部落小農與發展共同產銷通路的過程與困境,而嘗試以另外一種方式來尋求原住民部落產業的另類出路。

除了產業出路外,部落e購主要就是希望能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機制,透過參與集合作的過程,讓各方利害關係人共同承擔風險,並共同學習與互相扶持成長,所能解決的不僅是若是生產者的生存問題,更是整體農食系統的永續發展課題。

南投布農族成功打造TOYOkA品牌葡萄,將曾經「放在路邊都沒有人要」的葡萄種植成功為冠軍葡萄,但台灣新上路的農產品有機認證門檻儼然成為冠軍葡萄銷售的關卡。關關難過關關過的布農族TOYOkA葡萄,接下來還要繼續面對哪些挑戰?以下是相關整理報導。

clip_image001

南投布農族種出來的優秀葡萄。

一、用原住民的歌聲灌溉出來的蔬果

部落應該要有自給自足的產業,多的才可以拿到外面給外地的人。金惠雯表示,在這樣的想法與前提之下,開始了在部落的運作機制。

繼續閱讀 »

我要留言 »好文分享

【轉載】田野筆記:走進印尼的咖啡貿易

編按:對於西方世界推廣的公平貿易理念,如何在第三世界運作的機制與落實情況,我一直有著一份關心,尤其是合樸的公平貿易咖啡部落成立,更顯得對這議題的了解的重要,之前邀請子鈺來分享,聽過他提到一些西方組織在落實公平貿易的困難,最近在上下游看到今年中和子鈺一起去印尼的傅偉哲寫的田野筆記,推薦給關心公平貿易的夥伴們.

文章 by 艾兒傅 December 17,2011  文章出處:上下游新聞網

clip_image004
首圖/ 童智偉 當地收購場的婦女工人,正在進行挑豆。

近幾年,公平貿易(FairTrade)這個概念,在台灣或許已經逐漸為人所知,不過公平貿易這種被稱為另類貿易(alternative Trade)的貿易模式,背後所想要解決的問題。身處在台灣這個尷尬的國際政治環境之下,似乎有點難以想像。

「為什麼需要公平貿易?」而「貿易又是如何不公平?」心裡帶著這兩個問題意識,我跟雨林咖啡創辦人吳子鈺在五月中旬、印尼咖啡產季,五月中旬到了印尼亞齊(Aceh)省Gayo山區的咖啡產區以及蘇門答臘島最大的咖啡集散地—蘇北(Sumatera Utara)省的棉蘭(Madan)市走了一趟。

繼續閱讀 »

我要留言 »好文分享

【培訓課程】飲食與農耕導入校園 12/24&25 @永安國小(可獲得教育研習時數14小時)

編按:原定本周舉辦的【飲食與農耕導入校園】工作坊,因為跟教育部申請教師研習時數的關係,整個課程改道12/24(六)&12/25(日)舉辦,地點仍然在永安國小.課程正式名稱是「2011年校園種子保存與農耕種子教師培訓計畫」.培訓課程是由樸門學會與永安國小主辦,合樸協辦.

教育部研習時數已經通過,兩天可以有14小時研習時數!詳情請洽楊興豐:0938-726-899.

課程的內容主要是分享過去三年來合樸在校園推動飲食與農耕的經驗,合樸與永安國小互動最多,兩天課程中分別邀請教務主任吳金銅分享永安國小的有機種植教師專業社群創立與運作經驗,從2008年開始,永安國小低年級同學每年都有實際種植蔬菜(包含相關的居家堆肥…等),我們請陳美文老師來分享他們這三年來累積的經驗與學習.

image DSC_0356
(左)2008年十二月,永安國小二年級同學到公田種植蔬菜(右)孟娟老師跟她帶的二年級同學一起種地瓜 2011年十月

另外,孟凱會分享在其他學校的經驗,包含明道普霖斯頓、蒲公茵幼稚園、經典幼稚園…等.下午的課程都是實作課程,12/24星期六下午請到樸門的慧儀來帶領厚土種植法.12/25有稻米種子相關的實作(細節請看以下研習課表)

研習課表

1224日,週六

8:30-9:00

報到、相見歡

9:00-11:00

校園能為食物里程做什麼?
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 理事陳孟凱

11:10-12:00

【在地案例】有機種植教師專業社群
永安國小 教務主任吳金銅

12:00-13:00

蔬食養生午餐 (合樸食器貸出)

13:00-14:00

【影片欣賞】「我們的種子(Our Seeds)」

14:20-16:30

【校園實作】有效利用在地資源的厚土種植法
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 常務理事江慧儀

1225日,週日

9:00-10:00

種子保存─消費者的參與式育種
合樸台灣米部落 孫崇傑

10:10-11:00

種子保存DIY -脫穀、輾成糙米、選種
合樸台灣米部落 孫崇傑

11:10-12:00

【在地案例】永安國小低年級有機栽種課外教學
永安國小教師 陳美文

12:00-13:00

蔬食養生午餐 (合樸食器貸出)

13:00-14:20

認識台灣米【品種與風味】
合樸台灣米部落 蔡淑娟

14:30-16:00

品種與風味DIY:米奶酪、三角飯糰
合樸台灣米部落 蔡淑娟

16:00-16:30

【回饋時間】校園與社區行動之討論分享
永安國小、合樸農學市集、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 共同主持

報名方式

即日起,透過以下方式向「合樸農學市集」報名, 額滿為止。

繼續閱讀 »

7 篇留言 »好好務農

【共購】旗美社大2012月曆《保種》已經送到了!

編按:合樸正在啟動藏種於農的長期投入,推動參與式育種,很開心的看到旗美社大2012年的月曆也是關於同樣的重要議題,合樸教育中心掛的月曆一直都是旗美社大的月曆,2011年是醃製月曆,做的很棒.

訂購月曆已經送到教育中心了,月曆做的很棒,請抽空來教育中心取,每份$150,請交給雪華或是興豐.

2012年的保種月曆,有興趣共購的朋友們,請留言.

image 
旗美社大2012月曆:保種─保護糧食與孩子的未來

還記得今年廣受好評的「
2011醃漬月曆」嗎?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愛護,大家對於醃漬月曆的喜愛也成為社大繼續精進的動力,因此針對明年度月曆的規劃,主要執行編輯者逸姿更是提早開工,邀請到最專業的攝影師:旗美社大莫拉克重建站的昭宏擔任種子拍攝的重任,插畫和手寫文字部分當然還是請最值得信賴的「貓。果然如是」提筆,以及好伙伴戴吉賢高水準的美術設計,這樣堅強的卡司陣容,終於讓2012月曆順利完成。

旗美社大2012月曆:保種─保護糧食與孩子的未來(月曆內文請點選參閱)

近年來世界糧價飆漲,主要原因在於人口增加導致需求增加、農地流失、石油上漲引發耕作與運輸成本上漲、氣候異常造成部分地區減產、肉食需求暴增、糧食轉作生質能源作物,以及糧價炒作等,未來糧價的攀升可能無法避免。 

農民留種自用,是萬年來的習慣,也是各地方擁有千千萬萬適合各地方作物品種的基礎。然而,綠色革命以降,隨著科技和種苗企業的發展,作物的商業生產已大多採用育種家在慣行農法之下所選育出的新品種。現今還具有自行留種習慣的農民,可說是少數了。

讓我們來以「種子」的角度重新認識作物,透過糧食作物、果樹、蔬菜的分類,來一一觀察四季常見的農作,同一種作物因品種的不同,樣貌也有差異,你發現圓潤的糯稻和細長的秈稻之間的差異了嗎?黑小米和一般的小米有什麼不同呢?你知道核果類的水果,種子到底藏在哪裡嗎?這次,讓種子當主角告訴你。

此外,透過每個月不同的主題規劃,來理解種子保存的重要性,以及現下重要的糧食議題,「If you eat, you’re involved in agriculture.」,我們如此相信著。 

以下月曆照片,皆可點選放大!

image image

繼續閱讀 »

30 篇留言 »其他農友訊息

賦予回收資源新生命 — 赤牛仔の創意設計工藝展@中州科技大學 12/13~22

編按:剛加入合樸市集的赤牛仔,接受中州科技大學的邀請,從12/14日到22日,舉辦「賦予回收資源新生命」的創意工藝展,12月14日(星期三)上午9:30AM舉辦開幕儀式,合樸要邀請夥伴們一起到中洲科技學院,(我聽說主辦單位請校長頒赤牛仔感謝狀,請有空的朋友來一起參與這件美事!紀芸把現場布展的照片寄送給我,歡迎先睹為快.)

邀請卡

以下是這個展覽的相關海報與說明.

賦予回收資源新生命 赤牛仔の創意設計工藝展

建國百年圖書館月活動,中州科技大學特別邀請素人藝術家-赤牛仔(本名施洽樑)自12月13日~22日止展開為期2週的個人創意設計工藝展(展覽場地:圖書館)。

赤牛仔原本是位從事四十餘年修車黑手的老師傅,由於幼年時期好奇心的驅使,受到鄰家榻榻米店及木作工場手作師傅的薰陶,在幼小心靈中便種下了手工創作的種子,而這種子就在近十年的修車空檔中逐漸萌芽。由於赤牛仔是以修車為主業,在修車的過程中看盡汽車使用者對環境的忽略與資源的浪費,車體、各式零件過度快速汰換的結果,造成汽車廢材成了廢棄物裡的最大宗之一,於是將其再利用成了赤牛仔付之以行動的理念,拾起電焊槍和木作刨刀,他開始不務正業的做起各種手創工藝。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鐵雕燈座作品

赤牛仔的每件作品都蘊藏了一個故事,如「鐵雕燈座」之一是來自於承包台電鐵塔地基客戶一個TOYOTA汽車的生鏽透空排氣管,再加上一個雕了雲紋的匏瓜殼,就成了庭院門口造型獨樹一格的藝術立燈。另一鐵雕燈座則運用了一位虔誠佛弟子的喜美汽車三腳架,外加從事車床朋友廢棄的床配重盤,搭配椰子殼後,剛硬的三角架在柔和的燈光下呈現剛柔並蓄的特殊流線燈座。赤牛仔認為,每件汽車或機械材料都經過設計師精心的設計,並經歷充分的鍛造後造就了每個物件各自獨特的外型和功用,但若在它原本的功能消失之後還能再次利用的話,依其材質、外型再加以改造,也常有令人驚喜的成品乍現。

繼續閱讀 »

10 篇留言 »農友報導

大風起 稻穗飄香──老台灣農村攝影展 閉幕座談12/15 1900@伊聖詩私房書櫃

編按:推薦《吾鄉‧稻香》一九六零年代台灣農村故事給北部的朋友。

image

時間 :2011年12月15日 19:00 至 20:00

地點 伊聖詩私房書櫃*Escents Bookcase

分享《吾鄉‧稻香》一九六零年代台灣農村故事。

古老農村記憶,那時水田脈脈,牛車漫漫,小河汪汪,三輪車仍在路上….
重溫1960年代的台灣,農村生活貧困而艱辛,但有一種人情的溫暖,生命的樂觀。
座談主持│中華文化總會 秘書長──楊渡
活動費用│免費參加
※備註:結束時間為預估時間,歡迎到場踴躍討論,不讓老師走!

image

繼續閱讀 »

1 篇留言 »活動託播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