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之神,讓一切重新回到農夫手中

編按:3/5和一群關心台灣農民保種的朋友在台大開工作會議,會中聽到旗美社大的正揚分享泰國米之神基金會,之前我就對於米之神所推動的事情非常有興趣,再次聽到正揚分享他們當時參訪的心得,特地找出一些有關於米之神的參訪記錄.

在研讀米之神基金會文章的時候,內心中忍不住感佩創辦人迪查先生,開始萌起組團到泰國參訪(實做學習)的念頭…,不!應該說是去「取經」,為什麼我會想要到一個我們的刻板印象是比台灣〝落後〞的泰國去學習呢?請從這篇文章開始了解吧.

出處: 米之神,讓一切重新回到農夫手中

clip_image001(張正揚提供)

有機米與一般米賣一樣的價格?怎麼可能?

在台灣,有機農產品幾乎與高價格劃上等號。但是在泰國米之神基金會,數千公頃轉型的有機稻田,其稻米價格竟然與使用化學肥料農藥的稻米完全一樣!當米之神基金會執行長Mr. Daycha說 出口時,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有機農業邏輯裡:有機生產以人工取代化學藥劑而成本遽增,有機農產品當然要比較貴,農夫才活的下去!不僅如此,高貴的價格更是吸引農人加入有機生產的招風旗。況且,付出這麼多心血栽種有機農產品,不可能有農夫願意賣與一般稻米相同的價格!

clip_image002
位於素攀部理得KKF基金會辦公室(張正揚提供)

然而有機稻米與一般稻米混雜,透過完全相同的通路銷售,標上齊頭平等價格,在泰國蘇攀部裡卻是事實。這項不可思議之舉,有一個簡單的答案:有機生產降低了成本!但這簡單回答的背後,卻是米之神基金會二十年來的心血。有著華人血統的Daycha原是蘇攀部裡的旺族,祖父靠買賣糧食而致富,坐擁素攀部裡省數千公頃土地。母親過世卻讓生活優渥的Daycha轉念,他認為家族三代已經從農民身上拿了太多血汗,自己必須要有所回饋,因此投入解決農民困境之列,在1989年成立了Khao-Kwan Foundation(簡稱KKF)。

泰國現代農業的困境,諸如化學藥劑污染、土壤肥力降低、農民債臺高築等等,乍聽之下與世界上所有開發國家無異,但對Daycha來說,這些問題卻都明確地指向同一根源——「綠色革命」。二次戰後由美國主導的現代農業革命,透過世界銀行、跨國企業的合作,全面改變泰國稻米生產模式。現代化的道路與灌溉系統進入農村,使全年收穫且產量高超的新型HYV(High Yield Variety)稻米得以耕作,一但農民放棄手中原生稻米而選擇耕作HYV, 則必須將化學肥料農藥與大型機械套裝組合一併帶回,才能得到如廣告中所說的高產量。就如國民政府一般,泰國政府開始實施肥料換穀、農民貸款等多項措施,協助農民脫貧與農業現代化。四十年後,稻米產量確實激增了,泰國成為世界最重要的稻米出口國,但農民卻仍舊貧困,耕作的面積越大、產量越多,債務竟然也越 多,農民賺更多錢改善生活的夢想,始終沒有達成。

clip_image003
Mr.Dacha(張正揚提供)

     Dacha發現,農民生活之所以沒有改善,是因為失去了耕作自主權,必須仰賴工業化肥料、農藥、甚至種子耕作,淪為工業化農業巨大機器的最末環節。而這一切正是由綠色革命選與HYV而起。「從種子開始的問題,要從種子解決!」Dacha說,KKF成立的目標,就是將一切交還給農民,以擁有自己的種子作為最終目標。Dacha與他的團隊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在沒有農業科技與先進實驗室的幫助下,研究出不需倚賴化學農藥與肥料的稻米生產技術,並且可以將低生產成本一半之多。然而這項革命性的技術,卻只包含三個步驟:
1. 控制病蟲害
2. 活化土壤
3. 稻米選種與育種

事實上,這些技術並不新穎也並非KKF的專利,目前各國琳瑯滿目的有機農法中皆有提及。特別的是,KKF發展的是一套完全「平民化」的有機農法,不需要任何高科技及深奧理論,每一個農民只需保持觀察力,不時進行小學程度的科學實驗,即可擁有這樣一套技術。

首先,KKF帶 著農民蒐集水田中的昆蟲,仔細將昆蟲分門別類、認識哪些是害蟲?哪些是益蟲?一旦得知水田中大部分其實是有益昆蟲,農民便瞭解化學農藥全面殲滅的問題,而轉向適當「控制」益蟲與害蟲的數量。

「活化土壤」則必須讓農民瞭解,土壤中的「微生物」是一切農業的根本,若能掌握微生物技術,則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耕作 效果。在日本等先進國家,發展成熟的微生物技術(如EM)變成一種商品,藉著購買高科技實驗室培養的菌種,農民可以更快速地製作推肥、促進作物生長等,但這些「菁英」菌種不但價格昂貴,且往往因適應問題而效果有限。在KKF, 農民學習培養自己的微生物!回到自然的根源——森林,取一把土,用米糠或糖蜜培養、選擇有益的菌種,成為製作堆肥與生物農藥的原料。經過幾期改良,農民只需在收割之後將稻草切碎、加入菌液、發酵成熟,則不需添加任何其他肥料,便可獲得與慣行農法相當的產量。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技術「選種育種」,使用脫殼糙米 而非稻穀進行選種,是KKF研發的新技術。脫殼糙米無論在大小、色澤、胚芽等方面都可以用肉眼仔細撿選,以增進每一年稻穀品質;育種則是使用遺傳學之父孟德爾的人工授粉方式,將雜交種培育八代之後純化品系。Dacha鼓勵農民不斷地選種育種,不但為了選出最適合自己田地的品系,也可因應難以預測全球暖化環境。
clip_image004
進入森林採取土壤(張正揚提供)

clip_image005
自制微生物培養土(張正揚提供)

clip_image006
稻米選種(張正揚提供)

只需學會三步簡易技術,便可降低成本而提高收入,農民應該沒有理由拒絕!花了十年心血研究的KKF成歡欣鼓舞著,以為自己找出了現代農藥的解藥。但出乎意料之外,KKF新技術並沒有如雨後春筍般席捲農民,卻反而窒礙難行,農民寧願一年年看著地利喪失、自己債臺高築,卻固執不願放下藥桶。Dacha困惑了五年,直至一篇農民技術與認知行為的研究報告,讓Dacha恍然大悟,慣行農法早已深植在農民認知與價值觀中,追求「高產量」、「方便操作」已經成為一種行為模式,並非理性選擇;這麼說來,KKF所要對抗的並不是技術,而是人的行為模式。

面對行為模式,苦口婆心教導新技術是行不通的,農民必須親自體驗、走過全新的耕作過程,見證成果而後才會改變!。因此,KKF在五年前開始了「農夫學校」,在幾個村子提供團體學習課程,KKF成員帶領農民在自己的田地上實驗、實作,定期聚會討論,並不點名對錯,而讓農民自己發掘成敗,逐漸改變既有耕作觀念而開始實踐有機耕作。

當我們到達素攀部裡四處農夫學校之一的村落時,充滿歲月風霜的笑臉農民迎接我們,熱情送上豐盛食物,我想這就是每個世界角落都存在的農村風情吧!然而這些農民卻不同於台灣有機農民,一提及有機耕作的回答就是「很辛苦」!這些農民興奮地帶我們參觀堆肥製作場所、長滿雜草的水稻田……,一位農藥過敏的婦女接觸KKF之 後如魚得水,對培養微生物產生極大興趣,目前她正在試驗三四種堆肥與生物農藥的新配方,甚至包括天然除草劑!

在木板大床上我們暢飲享用不盡的椰子,跟農民嘻嘻哈哈聊了起來,即使每一句話都要透過兩次翻譯,農民的快樂與對有機農法的認同,仍然強烈地穿透語言隔閡,感動我們。也許,他們並不知曉微生物運作的機 制與細節,也不見得能說出育種的遺傳學原理,但他們倚靠著「自然」,成為先進的農業技術實踐者。如果只是單純人類文明與技術革新,毫無學識與資源的底層農民何以一步登天?擁有與高科技生化研究相同的技術?這些農民讓我不得不相信,「回歸自然」將是解決現代農業問題的最終答案

clip_image007
與村民一同參觀有機稻田

clip_image008
自製有機肥料、農藥的婦女(陳雲芳提供)

對Dacha及KKF成員們來說,龐雜棘手的現代農業問題,解答竟然如此簡單!他們不但沒有因「發明」此項革命性技術居功自傲,準備申請專利權大撈一筆,反而將此歸功於「Khao-Kwan(米之神)」。Dacha深深相信,這些神來之筆的技術不可能從他腦中迸出,而是米之神帶領著他發現這一切,因此他的任務就是將這些交還給農民。Dacha說到這裡,我們大家相識而笑了!對於Dacha坦 然將一切歸功於神,我們感受不到絲毫的虛偽矯情,反而深深感動:一位諳熟科學實驗步驟的農業研究者,終其一生追溯現代農業問題根源,最終卻對米之神堅信不移!確實非常特別。在台灣,我們有全盤技術理性而對信仰不屑一顧的農業專家,也有篤信神力耕作不精的純樸農人,但科學與信仰的結合,顯然尚未出現!

clip_image009
Dacha深信不疑的米之神 Khao-Kwan(張正揚提供)

還記得這趟出發前,媽媽對我竟然去「泰國」取經不忍嘲笑,泰國的農業怎麼可能比台灣進步?到KKF參 訪,卻讓我發現自己必須放下台灣優越感,而重新審視對「進步」的定義。在稻米產量、品質等各種技術面,泰國的確沒有台灣進步,但也許面對反璞歸真的有機農業,虔誠的泰國佛教徒們卻走在世界的尖端。也許就是因為台灣人腦筋太好、太聰明,對於簡單事物經常不屑一顧,而錯過了大地之母無時無刻教導我們的質樸真理

好好務農, 好文分享

14 篇留言回應

  1. 孟凱 三月 18th 2011 at 09:59 pm 1

    有誰想去泰國米之神嗎?只是想先問問看而已...

  2. 阿羚 三月 20th 2011 at 10:31 pm 2

    我會想去耶!不是農夫可以參加嗎

  3. 孟凱 三月 21st 2011 at 06:02 am 3

    當然可以,對這個議題關心是最重要的資格,無關是否專業從事農業.

  4. 小蓉 三月 21st 2011 at 09:06 pm 4

    我不是農民
    但是農家子弟
    小時候曾在農忙時幫忙過
    現在沒地可耕 可作

    想去是因為 看了這篇文章 非常感動
    也對自然農法有興趣 想學
    英文並不好
    可以參加嗎

  5. 孟凱 三月 22nd 2011 at 01:26 am 5

    我個人很想去米之神學習,也希望找有理念的夥伴一起去,老天爺會安排的,當然我也不會什麼事隨緣,但也不勉強.

    只要有心,有願力,都會因緣具足來成行!

  6. 合樸農學市集 » 電子報第四十五期發送了 三月 23rd 2011 at 04:16 am 6

    […] 米之神,讓一切重新回到農夫手中 […]

  7. 絲田水舌 三月 24th 2011 at 10:47 pm 7

    台灣米部落報名”素”個人
    是四個人啦!!

  8. 家豪 三月 25th 2011 at 08:29 am 8

    真巧!去年跟著去東京地球日在大肚鄉農會工作的素琴,3月時來電,問今年有沒有要去哪裡參訪?我說沒有安排,聊著聊著,她建議可以去泰國看看,因為環境跟我們蠻相近的。

  9. jenny 三月 26th 2011 at 10:08 am 9

    我不是農夫但也想去泰國看看人家為這個地球的努力~

  10. Id 三月 28th 2011 at 03:44 pm 10

    http://biggirlspower.blogspot.com/2010/10/khao-kwan-foudation.html
    這裡有台灣人去米之神實習的記錄

  11. 合樸農學市集 » 【工作坊】泰國米之神見學之旅 8/7(日)@教育中心 七月 22nd 2011 at 07:26 am 11

    […] 米之神,讓一切重新回到農夫手中 […]

  12. 孟凱 十月 4th 2011 at 08:35 am 12

    今年三月始萌起組團到泰國米之神參訪(實做學習)的念頭…,沒想到十月就成就這個願望,願力的力量很神奇!

  13. 合樸農學市集 » 泰國農業見學之旅 — KKF(米之神)傳真(一) 十月 6th 2011 at 01:53 am 13

    […] Foundation的簡稱,有關於KKF的紀錄請參考米之神,讓一切重新回到農夫手中,泰國「米之神」基金會參訪分享by […]

  14. 合樸農學市集 » 10/18星期二咖啡沙龍 — 泰國米之神見學之旅 十月 17th 2011 at 06:42 am 14

    […] 2個星期前合樸的「泰國米之神」見學之旅,收穫滿滿回來了,不同於一般觀光旅遊行程,或是走馬看花,團員們來到的是遠離都市的米之神工作室,聽創辦人Daycha先生談有機稻米栽種及保種育種的重要,製作大自然的禮物—微生物菌,不僅土地喝好,就連人喝也好;親自到田裡揮網抓蟲子回來觀察,分類好蟲壞蟲… […]

Trackback URI | Comments RSS

張貼留言回應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